2017年3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24期(总第3041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来源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你是否也曾被数学“虐过”千百遍呢?相信我,如果你遇到的是下面这位数学老师,数学可能会更加有趣。
何书华:伴着金沙江水教下去
■本报记者何文鑫鲁磊
《教育导报》2017年第24期(总第3041期) 导报四版
“同学们,这节课上质数和合数。我们先看1、2、3……的因数有哪些。”学生举出一些例子后,何书华随即让他们分组讨论,看是否能有新发现。学生迅速围坐到一起,有说有笑地讨论起来。

何书华是凉山州金阳县芦稿镇中心校的小学数学老师,因为教学方法独特和对彝区乡村教育的贡献,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我常去听何老师的课,他上课的方式很有意思,看到学生们那么喜欢数学,读书时就不喜欢数学的我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渐渐爱上了数学。”与何书华曾做过8年搭档的芦稿镇中心校教导处主任郑万武说。

“一刀切下去,可以观察一个面一条线;再切一刀,就是两边相交;再切一刀,三角相交,棱就出来了,学生一目了然,老师都不用再讲了。”

数学难学,老师也难教,常常是老师口干舌燥地讲了大半节课,学生仍是一脸茫然。芦稿镇中心校虽然属于金沙江畔的传统汉人聚居区,但是近年来,彝区学生多了起来。他们普遍学习底子较弱,有的学生甚至连20以内的加法都成问题,学起数学来相当头疼。

何书华便创设情境,将地方特色融入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凉山盛产土豆,学习长方体体积的知识点时,何叔华就让学生动手切土豆。

“一刀切下去,可以观察一个面一条线;再切一刀,就是两边相交;再切一刀,三角相交,棱就出来了,学生一目了然,老师都不用再讲了。”何书华说,从身边可感的事物入手,教具易得,学生也有兴趣。

“切土豆容易,但是切砖头就难了。”何书华引导学生往前走,“能否从普通的生活场景推导出长方体体积公式?”如果学生仍不能由具象到抽象,何书华就取材当地的黄泥,让学生捏成边长为1 cm的立方体。学生切与捏的过程,就是探索和提出问题的过程。

个人不能解决问题,就小组合作,一起探究。何书华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组设组长;组内讨论后,还需轮流说出各组的思路。在何书华的课上,学生可以随意走动,他鼓励小组成员去其他小组交流,“不要只坐着,要动起来。”

何书华认为,由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可以使他们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而不是等着老师灌输。

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有其他好处。一些彝族学生下课后很活泼,但一到课上就很沉闷,回答问题也不积极。小组讨论既能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促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书华说,从小就打下能自学的底子,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不可估量。

“当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光靠一支笔、一本书是不够的。课单调、枯燥,学生就没有学习兴趣,成绩差是自然的。”

1988年,何书华从凉山州西昌师范学校毕业,在其他村小工作7年后,转入芦稿镇中心校。面对成绩糟糕的毕业班,他采用过题海战术,但是,后来发现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并没有去思考,很被动。”

荒凉的大山和闭塞的交通并不能阻止探索的步伐。年轻,有干劲,有教育热情和理想,何书华一边没课时就去听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取经,一边自己订阅《小学教学研究》等刊物充电。

课改还没全面铺开前,何书华已经开始尝试“启发式教学”了。他将生活用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鼓励学生摆一摆、拼一拼,例如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零花钱等。

“当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光靠一支笔、一本书是不够的。课单调、枯燥,学生就没有学习兴趣,成绩差是自然的。”何书华说。

新课改实施后,在山区教书的何书华又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他越发认识到自己以往的教法是对的,信心大增后,他继续推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的上课方式。

“学习,就是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经历每一步思考的过程,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最终成绩也不会差。”何书华认为,山区村小要想教学质量跟上,不仅老师要转变角色,学生也要转变纯粹带着两只耳朵进教室的角色。

一开始,班上孩子并不适应何书华的教法,回答问题时沉默不语,小组合作时各玩各的。慢慢的,孩子们尝到甜头,适应了新的学习方式,数学课也成了他们的最爱。

何书华现在所教的五(2)班,四年级刚接手时,纪律差,数学平均分远低于平行班。他采用鼓励学生动手和自学的方式,学生学会了自律,不到一年,成绩就追平了平行班,上学期还开始反超。

“你对学生好,学生也会喜欢你,也就喜欢你的学科,自然主动学习。”

在何书华的29年教学生涯中,“躬行”不仅体现在他教学方法上的探索,也体现在他的责任心上。

山区孩子野性强,学习底子薄弱,老师要是缺乏耐性,则师生关系难融洽,学生的学习也很难跟上。

“何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孩子们像是着了魔似的都听他的。”在郑万武看来,除了优良的教学方式外,责任心强也是何书华取胜的法宝。

彝族孩子苏呷小花,三年级时从高山上的村小转到芦稿镇中心校来念书,数学成绩不好,普通话也不流利。但何书华发现这名学生爱问问题,有学习的意愿,只是落下的知识点太多。

何书华便让苏呷小花课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学,对他开展单独辅导,在课堂上也时时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思路,让他和同学们一起多动手探究。

渐渐地,苏呷小花有了自信,成绩提高快,语言的障碍也被扫除。2014年,他小学毕业,同时被西昌市几所初中录取。

何书华负责的对象当然不只限于苏呷小花,班上的孩子当天的作业,何书华都是当天挨个批改。学得快的学生就让其自己纠错,学习吃力的就单个指导其改错。虽然这样,他花费的教学时间会翻倍,但何书华这对于山里的孩子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已经差外边学生一大截了。

“教书仅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何书华认为,当老师,必需的知识只是门槛,要登堂入室还要更负责的心。“你对学生好,学生也会喜欢你,也就喜欢你的学科,自然主动学习。”

何书华说,责任心是29年教学的真金,教学上突破环境的探索也源于此。“家庭教育同样适用于此,父母重视子女教育,舍得投入精力和财力,娃娃的进步就快。”

近年来,名气大了,先后有城里的学校想调他走,“何老师,只要你点个头,我们就去想办法。”但是,何书华依然留了下来。

“不想动了,家在这里,也与当地的家长、孩子和同事们彼此熟悉。余下10多年,就伴着金沙江水在此继续教书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