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26期(总第3043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斯蒂芬·金:是写作救了我
——读《写作这回事》
■冯娟
《教育导报》2017年第26期(总第3043期) 导报四版

斯蒂芬·金以写作恐怖小说著称,被誉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他10岁开始写作,在全世界拥有最大的读者群,仅凭手中一支笔便成为千万富翁,那被众人传诵的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亦是他的作品。但我真正知道他,认识他,却是凭借这本谈写作的书——《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分为上下两部分内容,作者在第一部分用幽默风趣的文笔回忆了自己物质贫乏但快乐不减的童年和少年时光。7岁时,他因为一场疾病休学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他看了差不多六吨的漫画,没错,他没有用“本”或“册”或者“箱”来形容他看过的漫画,他是用“吨”,可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他在书中颇感幸运地描述此事:我是属于比较稀少的一群人,美国最后几位在学会每天吞下许多视觉垃圾之前先学会读书写字的小说家。这也许就是他文学启蒙的最初。

为了改善物质贫乏的境遇,赚钱补贴家用,自中学开始,斯蒂芬·金的生活便围绕着打工、上学、写故事、办小报展开,这种拮据的情形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斯蒂芬·金还当过洗衣房工人,清洗医院送来的带血的床单,也做过学校老师,批改成堆成堆的作业。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他都没有放弃过写作。他说:“我一般下班后写作,中午吃饭休息的工夫也会写一点。这在别人看来有点头悬梁锥刺骨的味道,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我乐在其中。我写的某些故事虽然阴郁,但却让我暂时逃离了老板布鲁克斯先生和工头哈里。”我相信他这段话里的诚意,或许,在那个时候,他并没有奢望通过写作来赚大钱,来改变命运,他只是觉得,在疲惫忙碌的生活之外,除了写作,真不知道还能干点什么。但也就是他的坚持,让《魔女嘉莉》得以面世,而他也自此走上了一条开阔深远的路。

在分享写作经验时,斯蒂芬·金又极其的慷慨大方。他从最基础的词汇运用开始,谈到题材的选择、情节铺设的关键,谈到写作时要关上门,改稿时要打开门,更手把手地教导读者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场景带到作品中。他说,如果你真的喜欢写作这件事情,那么每天给自己定任务量,1000个单词也好,2000个单词也好。走进房间,关上门,拔掉电话线,炸掉电视机,保持写故事给你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不管如何水深火热,完不成任务决不出门。

像所有艺术家必历劫难而后才能成为大师一样,斯蒂芬·金的写作之路,亦并非坦途。成名后,他不幸染上了酒瘾和精神药物依赖症,为了保全家庭,他决心戒除。这是一段极艰难的时光。与他后来因车祸严重受伤后的康复一样,最终是写作救了他。他在书中只用寥寥数语记录当时的情形,他说:“我被生活驱逐在外,但在我最低迷的时候,我都从未停止过写作。”而在那场几乎令其丧命的车祸中,支撑他活下来的,仍然是写作。他这样记录当时的情形:“在那些日子,我写得很艰难,髋骨的疼痛几近锥心刺骨,500字写下来,我已汗如雨下,但在内心,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幸福的陶醉。我感谢写作,它让我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更明亮、更令人愉快的存在。”

语言的机智幽默是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这本书里的另一个特色,它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被逗得哈哈大笑。在斯蒂芬·金看来,喜欢一件事情,擅长一件事情,就应该一直做下去,直到老死为止。对于那些著作较少的作家,他甚至这样诘问:“他们已经写出来的作品是花了多久写成的?他们在那些之外的时间在干吗?编织阿富汉毛毯吗?还是组织教堂集市?我确实对此好奇,上帝赋予你一件力所能及的工作,你干吗不继续做呢?”我想,这也是从另一层面解释了他著述丰厚作品等身的原因。

斯蒂芬·金见解深刻。谈到天赋时,他说道,做任何事情,你如果不能乐在其中,那就趁早放弃。当你真正喜欢一件事情时,你会主动去做,直到手指流血,眼晴都要从脑袋里掉出来。即使没有人听你的演奏,没有人看你写的东西,但你每次出手仍然是一场炫技表演,因为单单创作时的快乐和狂喜对你来讲已足够。

在书的最后,斯蒂芬·金还不忘俏皮地鼓励读者,他说:“我现在即颁给你一张通行证,现在,开始写吧。写作,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神奇的生命之水,请畅饮吧。让我们干杯,然后,再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