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27期(总第304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80后”博士:用知识助力藏区扶贫
■王其奇本报记者杜蕾
《教育导报》2017年第27期(总第3044期) 导报一版

王张在得荣县奔都乡莫木上村调研种植光核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能将自己掌握的中藏药知识助力于扶贫工作,对我来说莫大的荣幸,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见到王张时,晒得黝黑的他刚从藏区回到成都家里,风尘仆仆中有着付出的喜悦。

王张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教师,“80后”的他,已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去年,他主动请缨前往甘孜州得荣县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用知识帮助藏区困难群众。

主动请缨:扶贫是责任和义务

“到藏区去,为扶贫贡献一点力量,是我一直都有的念头。”早在201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次征集支援扶贫干部时,王张就拿了申请表打算报名。但当时自己的小孩才几个月,思量再三后,王张放弃了。

扶贫梦,却牢牢扎根在了王张心里。

2016年3月,学校再次印发《关于选派精准扶贫驻村干部的通知》,王张即刻报名,申请去学校对口帮扶的甘孜州得荣县。“学校需要懂技术、有专长的人员去支援帮助得荣县,作为民族医药专业的科研人员,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

得荣是我省8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地处偏远,是典型的封闭式高山峡谷地貌,境内沟谷狭窄、山高坡陡。但在王张看来,这里药用资源丰富,悠久的藏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藏医药,找准扶贫切入点,开发食品和药品,既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也有助于调查与实践,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

很快,王张通过了筛选,将于年底前往得荣。这期间,他没有闲下来,2016年7月和9月,他先后两次到得荣调研,提前熟悉当地情况,并向下派到得荣的前辈取经。

“得荣的资源和魅力可以说是‘身在山中人未识’。”王张说,得荣河谷地区,乱石多、植被少,感觉荒凉,但高海拔地区植被丰富、景色优美,头顶蓝天苍穹,脚下辽阔云海一望无垠,不逊于附近的稻城亚丁,“只有经历一段平淡无奇而又充满艰险的路途后,得荣的壮丽景色才会展现给那些不畏艰险、不言放弃的人们。”

去年12月,王张正式在得荣开始工作,担任奔都乡俄木学村驻村干部,并兼任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牵头进行花椒、光核桃的种植和开发研究。虽然条件较成都艰苦,王张却笑称自己很享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没有雾霾,成都的朋友都很羡慕我呢。”

俄木学村距县城约10公里,回一趟成都就要花约2天时间,加上工作任务繁重,王张一个月回一次家,大部分时间只能用微信和家人视频。孩子才2岁,当医生的妻子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好家里,让王张心里很是歉疚,但妻子却十分支持他参加扶贫工作,总告诉他不要担心家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我吃了定心丸,能够安心扶贫工作。”

授之以渔:打造光核桃产业链

王张驻村的俄木学村位于正在改扩建的国道214线旁,交通相对方便,但耕地少,农牧民收入来源受限。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在省住建厅、农业厅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帮扶下,力求将于今年底全部脱贫。

在他之前驻村的同事陈帝昂,与精准扶贫工作组其他同事一起,已完成了道路、村活动室、太阳能提灌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成立了“拉吉冲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村民的肯定。

“我能为村民做些什么?”驻村后,王张一直在思考。除了协助工作组完成既定脱贫目标这一首要任务外,他发现该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合适的农业产业作为支撑。

如何结合学校在中医药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帮助老百姓走上产业脱贫的道路,真正做到稳定脱贫?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和思考,王张将目光投向了当地的光核桃,希望能大力推动光核桃产业成为村上农业扶贫项目。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