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29期(总第304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千锤百炼,只为一个好问题
■余志勤
教有所思《教育导报》2017年第29期(总第3046期) 导报三版

公开课上,教师总是担心学死气沉沉,于是想法设法激发生的参与热情,各种多媒体技层出不穷,各种教学手段推陈新,但是课堂依旧呈现出一派动参与的局面,即便学生们发了,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上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参与?在观摩了多节公开课后,我为一个好教师并不是靠各种外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要靠一个好问题来激发学生的

很多时候,如果教师的问题是尝辄止的,不但激发不了学生的考,反而会让他们丧失思考的乐。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一定要体现出思考的深度。

比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小说里,一讲到贾宝玉的性格特征,我们可能会想到他的叛逆。可是,很多学生并不能一下子从文中看出来,会认为贾宝玉是一个纨绔子弟,因为他一见到林黛玉就说“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显得轻浮,让人觉得无法理解。

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理解叛逆的含义,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换一种表达方式。比如,换成“表妹好,见到你真高兴”,一下子就能理解贾宝玉和周围人的不同了。周围的人见到林黛玉要么是恭维,要么是客气,要么是恭敬,只有贾宝玉敢想敢说,他的与众不同,不顾忌世俗礼节的小叛逆彰显得淋漓尽致。

在语文学科中有许多诗词和文言文篇章,要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仅仅靠诵读是不够的,仅仅靠审美鉴赏也是不够的,必须要引导学生关注到古人的生活情致,关注到人物的精神内核上。这样,学生才可能与作者和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比如,在《窦娥冤》这堂课上,一般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会问两个经典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窦娥的悲剧以及悲剧的意义是什么。当学生面对这样陈旧的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入手,陷入迷茫之中,丧失掉思考的乐趣。一次在听课时,我发现一个老师竟是这样设计的——如果你在现场,请任选一个身份(任意假设),写下你看到窦娥发誓、被押送刑场、被砍头时心里的想法。……

这个问题同样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悲剧的价值,但又显得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当学生把自己代入到作品中时,他对于元朝社会及窦娥的悲剧才有可能有深切的感受。这样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思考,有价值的深刻。

语文教师对于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当然不能只是立足于课堂,因为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一旦意识到培养思考力的重要性,不仅课内的素材可以成为思考点,课外的素材更应当成为激发学生“大语文”意识的思考点。

国内外重大文化事件、争议问题以及热门书籍和影视作品都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比如,每年寒暑假结束后,老师可以举办“最美的时光在路上”的语文活动,学生不仅仅可以讲旅行感受,推荐旅行文章,更能结合当下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自己的生活不仅仅是局限于朋友圈。再比如,可以组织学生思考《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节目热播的意义,并且引导他们反思书籍与自身的关系。

一个好问题将改变一堂课,每堂课的好问题将改变整个语文课堂的模样,学生将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参与。最好的素养是思考,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我们的课堂就该千锤百炼,只为找到那么一个有深度、有创意,有广度的好问题。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