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31期(总第304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一所城市小学的“新教育”实验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教育导报》2017年第31期(总第3048期) 导报三版
“新教育”理念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是,对于幸福、生命的思考让多少人陷于困惑——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在惯有的轨道中,追寻职业情怀;要在平淡无奇的现象中,感知人生幸福和美感,埋头苦干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难以看到“湛蓝星空”。

在成都市武侯区,追寻“幸福完整”的“新教育”实验在数十所学校进行。3月28日,一场有关新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活动在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举行,成为“开年第一秀”。这一秀,秀出了老师们在实验中的“幸福”和“完整”。

看完教师们的汇报,专家李镇西点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鼓励大家加强职业认同,在专业共同体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孩子们圆了我的童话梦”

听完张莎老师的《鹬蚌相争》语文课后,一出色彩绚丽的童话剧《绿野仙踪》又把150名参会教师吸引回了教室。其实这是另一种语文课。

三幕20分钟的童话剧由武侯实小五年级二班孩子们自导自演,孩子们扮演女巫、花朵、狮子、稻草人,讲述了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带入魔幻世界,在奥兹国”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最终安然回家的故事。扮成仙女的语文教师刘冉红上台,和孩子们一起完成童话剧。

“感谢孩子们圆了我的童话梦!”刘冉红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绿野仙踪》。四年级下期,全班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孩子们喜欢这个童话,爱上了故事里的人物。

2016年初,李镇西来校做讲座,他的一段话深深地触动了刘冉红。李镇西说:“如果学生感到在我身边生活的时光,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有了职业幸福。”

刘冉红想,可不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个童话剧,作为送给孩子们童年的一份特别礼物。

五年级下期,刘冉红启动童话剧的编排。孩子们成立导演组、编剧组、道具组、音乐组、舞美组……他们把整个剧分成三幕,分别是:“初到芒奇金国”路上奇遇”和“来到奥兹国”。每一幕的主角由不同人来演,主角人选由四五个变成了十几个。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想出演的角色,我们尊重每个孩子的意愿,由大家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刘冉红说,全班33名学生全部参与了表演,3名学生担任导演,每人负责一幕剧的编排。

小导演王怡说:“我原本比较腼腆,这一路下来,我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小导演林璨璨也说,在排练童话剧的过程中,同学们实现了由语言文字向戏剧艺术的飞翔,明白了生命需要梦想、毅力、汗水去克服挑战、解决问题,尝试冒险。

“多年以后,当孩子们回忆起小学时光,也许老师教给的知识早已模糊,但是这段经历将永留他们的心间。……”刘冉红的眼眶已经湿润。

“3+1+1”,让体育更科学

操场上,形体训练、乒乓球训练和足球训练在3个区域开展。武侯实小“3+1+1”体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探索让人眼前一亮。

所谓“3+1+1”模式是指——体育课每周有5节,3节常态课、1节特色课(一二年级是形体,三四年级是足球,五六年级是乒乓球)、1节年级特色走班课,从二年级开始走班。

“学校有一块标准的5人制足球场地,35张乒乓球桌,1间专业舞蹈房。”年轻体育教师岳万里说,学校体育教师有9人,专业面较广,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形体老师是艺术体操一级运动员,两名乒乓球专业教师均为二级运动员,一级裁判员。一名足球教师是 D级教练员和预备国家级裁判员。

操场上,形体老师带着一二年级孩子们进行专业的形体训练;十来张乒乓球桌旁,乒乓球社团的孩子们在进行对抗练习,学校新添置的发球机让其他学校的体育老师感到很新鲜;学校足球队的孩子们带球、运球有板有眼,教练陈诚是预备国家级裁判员,经常在国内的足球联赛中当裁判。

基础设施的完善、师资队伍的专业让体育更科学,让教师有职业的尊严感。教师团队通力合作,每节课都由一名老师主讲,两名助教协助。学生有了选课自由,学校开设有乒乓球和足球两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一个项目进行学习。学校的体育比赛也变得多起来,乒乓球和足球有班级竞赛,也有班级之间和年级之间的竞赛。

将戏曲作为一门课程

“作为一个戏曲爱好者,我经常参与各种戏曲活动,也尝试着把戏曲引入我们的小学课堂。”语文老师胡艳的实践给“新教育”课程开发打开了一扇窗。

胡艳业余时间是个演花旦的票友,她酷爱昆曲。“以前我都是零散不成系统地对学生做一些戏曲方面的引导,但接触到新教育理论以后,我发现自己可以将戏曲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更深层的研究。”能说会道的胡艳将戏曲爱好和语文教师职业充分地结合在了一起。

“付华校长就是在人群中多看了我一眼,就让我组织了学校的戏曲社团。”胡艳的话引得大家都笑了。在她任教的二年级,18个女孩成为了“戏曲童蒙班”的首批学员,并聘请了成都市青少年宫的专业老师来进行教学。一学期过去,孩子们从对戏曲一无所知到学身段、走台步、练唱腔,已经能有模有样地进行表演。

胡艳班上的墙上,有5大剧种的介绍,有生旦净末丑的图片,也有学生参加戏曲活动的照片,整个教室充满浓厚的戏曲氛围。一学期下来,学生已经学会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八相送》《我家有个小九妹》等名段。

胡艳始终提醒自己要从语文老师的角度去开发课程,并将戏曲故事作为绘本课的重要内容,带学生一起领略了《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三岔口》《空城计》等经典戏曲故事。

“研发卓越课程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命朝向。生命不息,我们的追求也不止。朱永新教授倡导教师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我的戏曲课程里,我朝着这个目标越来越近。”胡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