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31期(总第304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友善出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达州宣汉中学2014级23班 向英杰
《教育导报》2017年第31期(总第3048期) 导报三版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观中基础的部分。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友善就是与人为善,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他人、社会和自然。它具有普适性,和年龄大小、职业分工无关,每个公民都应该努力去做个友善的人。

做个友善的人,要求我们以微笑对待他人,从内心尊重每个人,平等地对待每个人;做个友善的人,还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换位思考,减少生活中的误解、矛盾和冲突。

做个友善的人,要求我们见贤思齐,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做个友善的人,要求我们学会感恩和包容,牢记他人的帮助,宽容他人的错误;做个友善的人,我们要学会乐于助人,舍得付出。

现在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扶不起”的老人越来越多,各种“碰瓷”事件时有发生,让我们怎样去友善?一旦超越了道德的底线,扶起老人,给予老人帮助的时候,却可能面临被诬告。简单细微之处彰显出的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大问题。现在,通过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让道德与法律成了一个必然的整体,靠法律来彰显和维护社会道德。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我们缺失了诚信和友善。

有人说,这些事件确实损害了人们的道德和良知,让一些人不敢行善。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本分、善良的。孔子曰:“仁者爱人。”唯有心存爱和善的人,才能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每个人,不苛求别人,进而有助于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处理各种关系,要与各种人群进行交往。这里面涉及到利益、面子或者自己复杂多变的情绪,但以何种态度来对待处理,则体现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下,影响着自身的发展。“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友善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相互之间进一步协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那我们青年学生该怎么做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帮助他人,成就自我。只要我们常怀友善之心,伸出友善之手,做出友善之举,就会营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社会和谐增添正能量,也会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生活中,许多人明知彼此都需要友善的温暖、感情的温馨,却又常常用无端的猜疑将满腔的好感冰封在坚硬的假面具背后。友善是不需要伪装的,它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要你付出爱,那么,必定会收获友善,使你从中感受到温馨。正如手中的一杯茶,今天,你用它温暖了别人,将来,对方也一定会将一杯热茶送到你的手中。任何善恶的念头,在未变成行动和事实之前,其实在心中早已存在了。“心在天堂源于善”,一个善良的人会从生活中发现比别人更多的善良,这世界并不缺乏爱,缺乏的往往是一颗感恩的心。人确实需要一颗善良的心,需要换一种由善良而滋生的宽容、大度、淡泊的情怀,这样,就会把世界看得美好。

让我们常怀友善之心,在社会生活中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