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33期(总第3050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赤水河畔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
■本报记者屈辉周睿文/图
《教育导报》2017年第33期(总第3050期) 导报四版
位于川黔边界的赤水,因红军“四渡赤水”而闻名。这里有着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也有着神奇秀丽的山水风景。独特的丹霞地貌上,成群的瀑布相映成趣,铺满斑驳石板路的古镇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

清明前夕,参加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2017年年会期间,记者与来自全省近50家媒体的同行一起到贵州省赤水市采风,在赤水河畔寻找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

铁索桥横跨赤水河,留下红色印记。(庄剑摄)

丙安古镇立于危岩之上,见证时代变迁。

百年古镇演绎红色传奇

赤水的古镇各有各的故事,这些故事里,都书写着当年红军长征的印迹。

坐落在赤水河畔的丙安古镇,建于陡峭的危岩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环水,砌石为门,垒石为墙,依山而建的木质悬空吊脚楼,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稳如磐石。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川盐入黔的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

如今,几经涅槃,古镇以一种既古朴又典雅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穿行在古街深巷里,一抹阳光洒下,给古镇平添了几许活力与色彩。触摸着古镇的一砖一瓦,穿越时代的风雨,那些人和事都成了独特的风景。

古镇街道的转角处,“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是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它与新近设立的耿飚将军纪念馆一起,给古镇添了浓郁的革命气息,传递着经典的红色文化。

1935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2005年,丙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走在横跨赤水河、插满红一军团旗帜的铁索桥上,我们似乎也体验了一把红军长征的艰险。

大同古镇的盐运文化也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这里是贵州省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的诞生地。红军四渡赤水时,赤水特支发动起义,占领大同古镇,有力地支持了红军。

大同古镇发端于古码头,是川盐入黔和黔茶出山的重镇。这里自古商市繁华,军争兵燹,浓郁的耕读文化,淳厚的乡民性情,各地商人捐资修建的会馆,保留至今的豪宅大院、望族祠堂,与山、水、林构成和谐、美丽的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吸引着人们去追寻、体验。

丹霞飞瀑流淌诗情画意

因红色文化成名的赤水,除了红色古镇,丹山碧水、飞瀑成群的自然风景也成为人们创作的源泉。

这里有中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赤水大瀑布,有高达9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是珍稀、孑遗植物桫椤等生长的场所。由赤壁、峡谷、瀑布、岩腔和大型崩塌巨石等形成的丹霞景观,壮观而不失秀美。

赤水大瀑布是“赤水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瀑布从红色的悬崖绝壁上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四周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与飞瀑流泉相映成趣,红色的山岩在绿色树木的映衬下,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丽。数百米内水雾弥漫,据说,在阳光照射之下,会呈现五彩缤纷的彩虹,偶尔还能看到奇妙的“佛光环”,随行人移动,一人一环,美不胜收。站在瀑布前深不可测的“龙女潭”观瀑,还能听见一段关于“龙王三公主”的动人传说,让人浮想联翩。

被誉为“万竹之园,小家碧玉,没有败笔的景区”的四洞沟,红色的丹霞地貌,衬着清澈见底的溪流,泾渭分明,色彩浓烈。一段4公里的河道上分布着水帘洞、月亮潭、飞蛙崖、白龙潭四级跌水瀑布,情态各异。两旁沟谷近20个山涧流泉,飞珠展玉,河谷万竹拥溪,奇石峰俊,奇花异草,形成一个仪态万千的瀑布群。

在竹林间穿行,脚下是奔腾的河水,眼前是俊秀的山峦。冒着水雾,看云雾缭绕的山色,听清脆悦耳的鸟鸣,仿佛置身画中。千瀑丹霞像是绿色画布上朱红的着墨,红、白、绿相得益彰。

目前,赤水正以“全景赤水·全域旅游”的理念打造“丹青赤水”的城市名片。行走在赤水的山水间,我们感受着历史与未来,追寻着理想与情怀,用脚步丈量自然与文化的距离,也用镜头记录山水流淌出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