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35期(总第305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拓展学校性教育的“宽度”
多维度、综合性、立体化
■本报记者 吴宇婷
《教育导报》2017年第35期(总第3052期) 导报二版
当下,性教育在义务教育体系中仍然居于末位。虽然社会、家长“谈性色变”的现象有所改观,有的家长开始自发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部分学校也展开了探索。作为急需补上的一课,学校性教育该如何开展?记者走访了两所探索性教育已有10年的学校,了解他们的经验与做法。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

2005年开始探索性教育

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开展

学校开展性教育,无课时、无师资是头等难题。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性教育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该校性教育专职教师陈玉梅介绍,每学期,学校会用两个心理健康课时开展性教育课,一至三年级没有该课时,便利用两节班会课。“该方法可以保证每名学生小学6年上满24节性教育课,足以打好性教育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因此成为了该校性教育的主力师资,陈玉梅推动性教育时发现,性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交叉的地方,例如青春期的心理等,“让性教育成为主流课程很难,但它可以作为一种资源,结合学科、心理健康课、德育活动开展。”陈玉梅认为,这是当下学校推行性教育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案。

由于心理教师难以达到性教育的专业标准,学校在师资的搭配上进行了调整。遇到特别直白的性教育课程,例如涉及到“生殖器”等名词,部分心理教师面对学生无法开口,就由陈玉梅与另一名性教育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亲子课堂让性教育立体化

为了保证性教育的有效性,同辉(国际)学校的性教育课堂、讲座向家长打开了大门。每周六,学校开设亲子课堂,家长与孩子一起上课。多维度课程的建立弥补了单一课程缺乏交流的缺点,让性教育立体化。

第一堂亲子课堂最为敏感,不少家长是首次接触性教育。课堂上,陈玉梅会先抛出一张图片,问学生这是男孩,还是女孩。有的学生抢答,说得出原因,有的学生很羞涩,“我就是知道他是男孩,别问我为什么。”

陈玉梅借着这样的契机对家长、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普及,让家长对性教育有初步的认识。如今,她已对1000多名家长开展过亲子课堂,没有收到过任何“差评”。

“家长接受了性教育的观念,不一定能实践。”陈玉梅曾了解到,一名上过亲子课堂的家长偶然看到女儿手机中弹出来的黄色网站,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家长遇到问题时依然会失去理性,他们很难完全纠正自己的性观念。”陈玉梅对这些家长进行持续跟踪,保持密切交流。她在每个年级都设了家长联系 QQ群,同时保证每名家长在校上3次亲子课堂,听一次讲座。

 

汶川县第一小学

2007年开始探索性教育

不下猛药 循序渐进

四川性学会青少年专委会委员杨蓉于2007年在汶川县第一小学推广性教育,推行之初,她为性教育做了“包装”——“幸福人生教育”。杨蓉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性教育,不能用力过猛,毕竟每个民族对待性教育的态度不同。”

杨蓉一开始想的办法是学科性渗透,例如科学课讲植物的繁殖,动物的繁衍,语文课讲家人的情感都可以作为性教育的契机。随着课程深入,杨蓉以“健康课”的名义将性教育作为专题课继续推广,虽然讲的是性教育的内容,但“性教育”3个字却没有在众多家长面前提及。

2008年,汶川大地震,汶川一小所有师生临时迁往自贡,平时走读的学生过上了集体住宿的生活,杨蓉看到了全面推动性教育的契机。借着集体住宿要保护自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切入点,杨蓉与其他几名性教育教师在各班率先进行性教育“试讲”。讲课中,他们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困惑。“性教育课堂切忌老师讲老师的,学生讲学生的。老师必须在学生了解的知识范畴内进行引导。”杨蓉说。

2010年,杨蓉首次“脱”下性教育的包装,在学校举办了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课堂研究及推广活动,邀请家长进课堂听讲。一时间,汶川县校长群、家长群轰动了。一堂课听完,家长们的情绪从忐忑恢复了平静,有一位父亲拉着杨蓉说:“我的女儿总喜欢和我洗澡,今天我学到方法‘拒绝’她了。”

自主研发课程资源

开展性教育的不易之处还有专业课程的研发。“研发专业的性教育课程,先解决的不是课程体系,而是师资。”杨蓉说,“脱敏”是每一个性教育教师的第一堂课,没有正确的性教育观念就无法给学生传达正确的性教育价值观。

杨蓉带领的性教育师资团队初期有数十名教师,经过数次培训,教师们的性教育观念逐渐成形。之后,杨蓉的团队借助200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9年,四川省发布的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生活、生命与安全》及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的优秀教案集,整合研发出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性教育教材、读本、光碟。

她介绍,这套资源不仅具有科学性,也遵循儿童性的发展规律,同时保持小学师生之间特有的沟通,“性教育不是直白地给孩子讲科学知识,还要让他们能听懂。我们常说,教师要掌握的‘度’,不仅是尺度,更是一种态度。”

写在后面:

四川省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主任胡珍认为,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普遍早熟,成年人对性教育内容的把控,要符合孩子的发展程度,还需放下更多成见。“性教育是显性很快的教育,讲了,孩子就懂。”杨蓉认为,这是一些学校不敢大力推行性教育的原因。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仍源于家长、学校对性教育理解不够全面,“性教育不能单纯地等同于性知识传播,而应是涵盖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教育。”

在胡珍看来,一套好的性教育教材应该集性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除了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生理特征,懂得自我保护外,还包括人际交往、社会认知等生活教育内容。胡珍说:“性教育不是解决问题的教育,它是一种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基于生殖构造之上,因为它会带来冲动、体验、愉悦、不安全、紧张等,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反馈。性教育不是灭火器,而应是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