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37期(总第305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
■蒲儒刿
《教育导报》2017年第37期(总第3054期) 导报三版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我尝试检出自己稍有体悟的四个字——“合”“和”“明”诚”,谈谈对其内涵的理解和现实启发。

先说“合”字。《说文解字》解释是“合口也”,是一般意义上的“闭合,收拢;符合,联合;结合,合并;配合,交合;合契,和谐”等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合”,最核心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这一思想的基础是“万物一体”的观念。

中国历史上诸多经典文献,很多大思想家都表达了这一思想。《周易》是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周易·系辞》中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说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文言传》中更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渊薮,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经典表述。庄子的《齐物论》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这种思想的直接表述。而“庄周梦蝶”“濠梁观鱼”则是这一思想演绎的精彩故事。

张载的《大心篇》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认为“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即后来程颢所说的“莫非己也”。在《西铭》中,张载以“吾”为轴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程颢深受张载的影响,他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之功用”,以及“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的观点。宋代以后,大多数儒者“同体”的思想直接来自程颢的这两段话。

再说“和”字。上述有关“天人合一”观念粗略梳理并不是目的,而由此形成和追求和”——天人相通、人人相通才是目标。

现实生活里,以我为中心,把世间万物当手段和工具,求“同”于我的现象太普遍了。

以教育为例,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正在于把教育等同于升学、等同于分数,而罔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个性发展、兴趣爱好、人格尊严等。而社会诸多“病态”,可以大致概括为把人的成功直接等同于财富积累和地位提升,把人的多彩生活格式化为技术的单一与单调。

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调的是人与人的相通。王阳明也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说的是居上位者要与地位低人“相通”。王阳明还说:“天地万物与人原本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进一步告诉我们,人与世间万物是互融互通的,不要把个体的人、某个族群、某个团队、甚至人类看得超级强大,唯我独尊。

人的真正“灵明”之处,在于懂得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可以“相通”而不是“相同”。

如何践行这个“相通”呢?我的答案是明”与“诚”。

先说“明”。“明”就是要能解决好人作为主体对客观世界(包括自我世界)的意识、认识、实践和审美等问题。

首先是对人自我的认识。每一个人都是由理性和非理性构成的活生生的存在,特别要关注人的非理性。其次是关注人作为主体对世界的理性认识,特别是要重点研究作为方法论应用的理性思维方式。比如老子的“知黑守白”“知雌守雄”“以柔克刚”“居下守弱”的辩证思维方式,孔子的“叩两端而竭”的智慧,道家一分为三”的思维策略等等。

进一步讲,我们还得强化“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是要弱化具有功利性质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实践活动,相反,在现阶段,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创造更加文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整体生活。以教育为例,不是不要升学,而是超越升学,追求更高的东西——素养提升、人格健全、情趣高雅等。我们还要继续前进走向超越——超知识、超功利的审美生活,当然所谓超”不是不要,而是含知识、含功利、含道德的高一级“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

“诚”比“明”更具价值。“诚”就是真实无妄,《中庸》上有:“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讲明了“诚”是人的天性。如果说为人处事需要智慧和技巧,那么,真正的智慧和技巧是什么?我以为就是诚”。

“修辞立其诚”说的是语言表达要真诚,拒绝假大空;其实,为人处事都需要立其诚。孟子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就是在强调“诚”字带来的好处。正如《中庸》中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