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41期(总第3058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胸中有巧思 指上显功夫
遂宁市船山区天宫庙小学打造剪纸特色
■本报记者 何元凯
《教育导报》2017年第41期(总第3058期) 导报二版
3年前,当唐铭思看到一张张普通的彩纸在美术老师胡宁的剪刀和刻刀下,神奇地变化成各种复杂而精美的剪纸作品时,她就被这项技艺深深地吸引住了。从简单的物品造型,到颇见巧思的大幅作品,在胡宁的指导下,这个小女孩就像发现了自己的“新大陆”。

唐铭思是遂宁市船山区天宫庙小学六年级学生,该校利用本校的优势条件,将剪纸这一传统艺术作为艺术特色项目引进校园,通过几年发展,形成了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特色。

非遗传承人开剪纸课

在胡宁的剪纸课上,一张张彩纸在小学生的手里翻来折去,手起刀落,纸屑飘飞。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就展现在记者眼前。作品有小猫、小狗、花朵、大树等造型,也有“双喜”“福到”等窗花造型,有的学生还创作出复杂的故事性作品,形式多样,形象逼真,让人很难相信作品出自小学生之手。

胡宁是天宫庙小学的美术老师,也是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胡氏剪纸”传承人,学校师生称他为“胡大师”。在美术教育专业学习期间,胡宁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吸收版画、油画、国画等艺术表现手法,对传统剪纸进行革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剪纸技法,彩纸可叠加到9层。他创作的系列名人画像和“人间遂宁”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剪纸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有这么块‘宝贝’,学校当然得充分利用。”校长何冠军说。将剪纸艺术引入校园也是胡宁的心愿。学校从2008年开始将剪纸引进美术课堂,在胡宁的带领下,学校打造教师团队、开发校本课程,2012年,剪纸课程体系初步成型,形成了“普及为基础、提高是关键、拔尖促发展、活动贯全程”的校本课程体系。

除了美术课上的普及性教学,社团活动和选修课是剪纸艺术的主阵地,胡宁和另外3名指导剪纸的美术老师成了“香饽饽”。学校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将剪纸选修课和社团容量最大化,但还是无法满足学生的热情和需求。

“边缘化”学生成剪纸明星

在天宫庙小学校园的展示橱窗中,唐铭思创作的《金鸡报晓》《我的中国梦》颇为亮眼,《天声小语》校报上也常常有她的名字,她俨然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班主任衡晓晖却告诉记者,在学习剪纸之前,唐铭思可以说是一名“边缘化”的学生。

当时,唐铭思学习成绩靠后,性格内向,也没有特长,在班上的存在感很弱。3年前,她在胡宁的美术课上接触并爱上剪纸艺术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开始,唐铭思只是在美术课上学剪纸,但她很快发现了这种艺术的魅力,常在课后主动向胡宁请教,并加入了剪纸社团。“这孩子很有天赋,上手很快。”胡宁介绍,唐铭思爱学肯钻,技法提高迅速,很快在学校每学期一度的艺术周上崭露头角,“上墙”的作品越来越多。

衡晓晖惊喜地发现,唐铭思不仅通过剪纸找到了满满的存在感,学习上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衡晓晖将其归结为自信心的正向迁移作用,教语文的她发现唐铭思在写作上的显著变化。剪纸创作要求对生活细致地观察,唐铭思的观察能力得到训练,她的描写变得形象生动,作文不再空洞平淡。

剪纸课教的不只是技法

在天宫庙小学,不仅学生学习剪纸,教师在空余时间也成了普及对象。何冠军介绍,这是转变教师思想观念、为特色育人扫除思想障碍的一种计策。学校刚开始打造剪纸文化时,其他学科老师颇不以为然,“不就是一门民间技艺吗?开个选修课让有兴趣的学生玩一玩就行了嘛。”

当老师们走进“胡大师”的剪纸课,亲身参与其中,他们的想法改变了。“剪纸不光是手指上的技巧,更是一门极尽巧思的脑力活。胡大师的大型立体剪纸更是打破了我们对剪纸的简单印象。”衡晓晖说。

胡宁表示,剪纸课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创造性。“简单的小猫小狗这些动物造型,也需要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致到一根胡子的弯曲度,再加上精炼的概括,才能剪出优秀的作品。”

何冠军表示,开设剪纸课,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耐心和细致的生活态度,愉悦心情,陶冶情操。通过接触剪纸艺术,小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和喜爱程度,进而提升其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把剪纸艺术与德育活动相融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