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41期(总第3058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农事课堂搬进田间地头
■本报记者 胡敏
《教育导报》2017年第41期(总第3058期) 导报二版
周日,成都师范附属小学2014级3班的学生集体来到一个郊县农场里,锄地、播种、栽菜苗,农活干得不亦乐乎,玩起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听说9月将吃到自种稻谷煮成的米饭,孩子们兴奋不已。

“农事教育”自2016年7月由成都市教育局联合市农委、市科技局提出,计划在两年内实现全市中小学农事教育覆盖面达100%。成师附小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将“农事教育”课堂开到了田间地头。

3亩田地,水稻、蔬菜随便种

在崇州市元通镇大罗村新绿地家庭农场,半亩见方的一片空地,已被分成了一个个小方格,孩子们4人一组负责每个“小方格”的播种。虽然下着小雨,孩子们翻土、撒种、浇水丝毫不受影响。雨越来越大,在班级家委会组长陈东的不断催促下,孩子们才收拾东西找地方避雨,仍然有学生坚持完成播种才离开。

农场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种类的菜苗。1组学生陈一诺觉得自己很“土豪”,他们小组分到了辣椒、番茄等好几个品种的菜苗。陈一诺在组内个子最小,干起农活来不喊累,比平时做作业还认真,刨坑、下苗、培土,成为组内的“实力担当”。

据了解,这次农事体验活动,是由2014级3班家委会组织的家校共育活动,是学校“农事教育”向家庭、校外的一次延伸。陈东介绍,班级农场总共有3亩左右,除了当天使用的秧田和蔬菜地,还有一块稻田,待到5月稻谷长成秧苗,将被移植到一块大稻田中直至成熟。

春种秋收,亲子体验全过程

亲身体验了种植,孩子们上起农事课来特别起劲。没有围墙的教室,被菜地、农田围绕,孩子们跟着陈东一起认识各种农具,了解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生产的变化历程。

该班班主任杨玲全程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她认为:“城市孩子的生活中,现代化的元素很多,与农业大国的传统文化是割裂的。”让孩子走进农田,亲身体验栽种到收获的过程,了解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和现代农业的变化,是引导孩子关注农事,认同农业大国传统文化的契机。

由于是亲子活动,家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组孩子完成得又快又好,一排排菜苗种得很整齐。学生廖文煊认为,家长帮忙一起提前做规划很管用,种的过程中,同学们善于使用工具也帮了大忙。3组的孩子最勤快,种菜、打水,家长只在旁边提意见,不帮忙。家长李堂兵说,组里家长达成共识,尽量让孩子独立动手,这是难得的机会。

活动暴露了许多家长对农事不了解的现状,有家长指着大葱说:“泥土下面的部分就是大蒜吗?”家长杨樱说,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很珍惜这样的校外实践活动,家长跟着孩子一起体验,才知道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陈东介绍,农事体验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撒谷种,种蔬菜;第二阶段是在5月移植秧苗;第三阶段则是9月收获稻谷。过程中,家长轮流前来养护、锄草、采摘蔬菜,整个过程都会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记录,让孩子们参与水稻、蔬菜成长的全过程。

政府支持,家校共育农耕文化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何琳发现,自然教育是国家、省、市各级课程中本来就有的,但聚焦到农事教育主题是最近几年的新动向。她分析,这与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取向一脉相承,作为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是传统文化植根的沃土。

2016年11月,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何琳认为,这是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体现。何琳认为,弘扬农耕文化的意义正在于此,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

除了教授国家课程、省级课程涉及的农事知识外,成师附小还将“我和农事”作为三年级校本课程的主题。三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绘本《二十四节气》,了解农事知识。学校开辟了几个花箱作为“农事角”,栽种蔬菜、水果,让孩子在校内也能观察到蔬果的生长过程。成都市教育局还协同市农委、市科技局审查通过了33家农事教育实践基地,推荐给学校开展农事教育。

在校外租班级农场,是该校2014级3班家长的创意。陈东说,家长们达成了共识,认可农事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所以,将校内教育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活动中,家长最欣慰的是,孩子懂得了“粒粒皆辛苦”,懂得付出和珍惜。

当记者问到租地种菜的创意能否复制时,陈东笑着表示,成本没有想象中高。由于政府支持,家长只需要负担土地租用低廉的成本费和附近农民帮忙养护的人工费,3次活动,每个家庭支出不到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