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44期(总第306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第一课时的精彩
■王月永
《教育导报》2017年第44期(总第3061期) 导报三版

对阅读教学而言,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参加教学比赛,我们都习惯选择第二课时去上,觉得第二课时有内容,且容易出新。但当我看完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获得特等奖的老师的课堂实录后,我惊喜地发现,其实第一课时的教学同样精彩。

一、引导学生主动解词,提高识字能力

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动物过冬》一文时,有这样一个片断:老师说:小燕子,我们都舍不得离开你,你要到什么时候才回来啊?学生答: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老师问:春暖花开?你们知道春暖花开是什么意思吗?一个学生回答道:春天暖和了,花儿都开了,这就是春暖花开。老师问其他学生:你们听清楚了吗?他是怎样理解这个词语的?学生回答;他是把这个词语中的字一个一个分开说的。老师马上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对,这就是逐字解词。随后出示图片,和学生一起看春暖花开的画面,引领学生读句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老师对“春暖花开”一词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说说意思,而是充分发挥学生解词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词语,同时还让同学之间分析解词的方法,让学生不但明白了“春暖花开”的意思,还掌握了解词的方法。“授之以渔”才是最扎实的教学。

二、解字析词,理解人物内心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母亲的一篇文章,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有一个精彩的片断: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对学生说:现在,请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两个词语(瘫痪、憔悴),请同学们一起来读。学生读后,老师又说: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是怎么写成的,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前两个字的部首是一样的,都是病字头;后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竖心旁。老师问:还有补充吗?学生又进行观察。最后,老师说: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21岁的小伙子,双腿忽然瘫痪了,生活何其艰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场人生的灾难啊!你们看,“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憔悴”是说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疼在心上啊!

老师抓住“瘫痪”和“憔悴”两个词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为后文感悟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进行了巧妙的铺垫。在教学词语时,要有全局意识,不能简简单单地学词语,要将词语的教学与全文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

三、理解词语,感悟文中意境

《黄鹤楼》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一位老师采用了读词悟文的方法,效果很好。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说:大家读了课文,字音读准了吗?老师想检查一下。然后出示10个词语,学生自由练读。当学生读完,老师指名读。听了学生的朗读,老师评价道:读得一字一顿,有板有眼,很不错。读词语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接着,老师和学生合作读,可以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表情。学生在老师的引读下,读得抑扬顿挫。老师及时给予评价:听大家读词语的感觉,就像喝饮料,有滋有味。这时课件出示的部分词语变了颜色,老师告诉学生:其实一组词语就能描绘一个画面,一个词串就能讲述一个故事,大家再自由练一练,看能否读出故事,读出画面。等会儿,我请同学们来读,我想,读得好,会把掌声读出来。

引导学生把词语读出味道来,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和学习。谁说第一课时教不出新意?谁说词语教学就一定是枯燥无味?几位老师用实践证明,只要用心,第一课时的教学同样精彩。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