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45期(总第3062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村里幼儿园有了绘本课
■本报记者杜蕾
《教育导报》2017年第45期(总第3062期) 导报一版

“小朋友们看看,第一幅图里咔嚓太太想剪什么,是大树吗?原来是秋千的绳子呀,能不能剪,谁来告诉我?”“第二幅图上,咔嚓太太又想剪什么呢?猜猜她在说什么,仔细观察下她的动作表情,谁来学一学?”

到达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依乌村幼儿园时,老师葛昕彤正带着大班的孩子学习绘本《咔嚓》,每翻一页,她都会使用开放式问题进行提问和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画内容,猜测想象出许多可能。

葛昕彤说,绘本课是幼教点去年底新设的内容,小朋友们特别喜欢,不仅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更锻炼了语言能力和想象力。“过去上课,我们只会教孩子唱唱歌、跳跳操,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多亏了驻村帮扶组,请来市上名师送课研修,我们学了很多新东西,孩子们也受益匪浅。”

葛昕彤所说的帮扶组,是由乐山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许泽能、青年教师陈怀清等5人组成的工作组,定点对依乌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陈怀清也是驻村第一书记。

依乌村是省定贫困村,地处偏远,记者一行从峨边县城驱车前往,绕着崎岖山路而行,约3个小时才到达。这样一个大山深处的彝家村落,帮扶单位如何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提升当地教育质量、乡风文明?

“乐山电大是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培训老师是我们的拿手项目。”许泽能对记者说,去年,帮扶组先后请来了市机关幼儿园、博睿特幼儿园的多名老师,到村里为孩子们上课;又安排幼教点的3位老师到市机关幼儿园进行跟岗学习,亲身体验怎么设计幼儿课程、游戏。

“绘本课是博睿特幼儿园的老师们来村上送教时,手把手教给我们的。”幼儿园老师吉胡毛阿娘说,她并非学前专业出身,过去多是用讲故事、学唱歌的方式,教孩子们听、说普通话,并不系统、规范。跟班学习和送教让她学到了不少授课模式和各种游戏,回来后,课堂内容更丰富了,孩子们也更喜欢了。

送教还吸引了周边金岩乡、哈曲乡、勒乌乡等不少幼教老师来旁听取经,“有时候教室坐不下那么多老师,我们不得不把课堂搬到操场上去。”吉胡毛阿娘说。

保教质量的提升,让村民们越来越愿意将孩子送来上幼儿园。陈怀清说,2015年,幼儿园刚建起时,只收了20余名孩子,如今已有66名学龄幼儿,从一个班变成了两个班。“幼儿园上课时,或是老师带孩子们做操跳舞时,经常会有村民围观,他们跟我说,没想到幼儿园办得这么有趣。今年下半年,我们准备再开一个幼儿班。”陈怀清面带笑容地说。

驻村帮扶组还将培训送教扩大到了镇上,组织市级名师培养对象到黑竹沟镇中心小学、西河中学开展“以学为本的幸福课堂”为主题的送教研修。名师们用课程带着当地教师们真反思、真参与、真互动,构建幸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