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45期(总第306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辅以成长导以成才
——第三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事迹报告(下)
《教育导报》2017年第45期(总第3062期) 导报四版

 

传播青春正能量

——记电子科技大学辅导员江倩

■本报记者何文鑫整理

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江倩来到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当起专职辅导员。4年来,她坚持用文字、影像记录学生成长,积极传递正能量;坚持发挥“90后”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不断探索本科生党团工作开展新模式;坚持与学生齐成长共进步,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013年,刚入职不久的江倩便将新兴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中。9月,名为“5月的向日葵”的博客诞生,开设“我的大学七年”“ EE学子”面对面”等栏目。

无数个夜晚,江倩坐在办公室,在电脑前敲打下对学生满满的关心、关爱和引导,希望用充满温度和力量的文字和影像,在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启发他们去思考。

艰辛的付出总会有收获。博文中有12篇登上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首页,文章《20岁的你们在做着什么》获得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百篇优秀博文奖。博客至今发表原创博文155篇,累计50余万字,创建成长相册16个,访问量近6万。

但更暖心的是学生的认可。2015年,江倩生日那天,当学生们拿着一束灿烂的向日葵走到她跟前,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学生郑瑶说:“倩姐的博客已经成为引领我们大学4年学习生活最好的标杆,让我们不再那么迷茫。”

在“互联网+”背景下,江倩又开通微信公众号“5月的向日葵”,及时与学生互动。

面对“90后”学生,身为“80后”的江倩深入了解他们的特点,运用新媒体的经验探索本科生党团工作开展新模式。江倩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网络新媒体为载体推动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发展。她先后指导7个学生党支部,打造支部特色品牌活动“红色星期五”“早餐分享会”“红色生日”100余场,做到志愿服务常态化,覆盖近600余名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

工作之余,江倩总是喜欢跟学生一起交流讨论,成为“80后”遇见“90后”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之一。“面对学生,我们只有多跟他们一起分享交流,才能知道他们的创意有多棒,想象力有多强大,梦想有多美好。”江倩说。

她所指导的支部入选全国高校“两学一做”示范性党支部风采展示;以党支部为载体助推班团建设,所带团支部以创新创业为特色获评2015年“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性团支部,所带19个班级在校优秀班集体评选、优秀团支部、优秀团日活动评选中获奖27次。

从综合性大学到理工科学校,完成从学生到辅导员的角色转变,江倩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服务学生。考取全国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参与申请课题4项,公开发表论文5篇,参与《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探索》一书的编写;参加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并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决赛获得三等奖。

做学生的知心姐姐

——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辅导员王燕

■本报记者何元凯整理

2008年,王燕成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如何帮助大一新生迅速完成角色转变?如何当好学生的“导航者”,为他们铺设一条丰富多彩、通往成功的大学之路?如何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扎实?初出茅庐的王燕面对的挑战不小。

面对“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呈现出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下降、集体意识淡薄等现象,王燕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新生适应性教育和责任感教育上。她利用自身专业特长,探索出一系列体验式学习、素质拓展训练技术运用于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职业能力,她还自费学习了职业规划师课程( GCDF)、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等课程。

由她主讲的《人生规划教育》课程成为公开课后,受到学生的热烈追捧。一名学生在上完她的课后留言道:“在课程中王老师运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比起以往的理论课,我们更想听、更爱听这样内容丰富、生动和形式多样的课程。”

思想政治工作是辅导员最重要的一门课。自2010年开始,王燕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她以理论学习为核心,强化“学习型基层党支部”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以建章立制为保障,强化“制度型基层党支部”建设。2010年以来,她带领基层支部先后建立了《党员进阶发展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学生的引路人、咨询师、知心姐姐,是王燕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为了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王燕经常来到宿舍和学生交流,许多学生从最初不情愿“被燕姐找谈话”,到主动找到她,谈入学迷茫、谈大学规划、谈人际关系。

王燕坚持每年寒暑假通过电话、微信等,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情况,甚至走进学生家庭,与家长沟通交流。一名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家长,在看到儿子拿回的毕业证书时,激动地打来电话说:“王老师,我的孩子让你费心了,你在关键时候没有放弃我们孩子,他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一名学生获得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银奖,通过电话,激动地把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诉了王燕。从他大一时第一次参加比赛,每当想要退缩的时候,王燕总是鼓励他坚持下去,并主动要求担任他们团队的顾问。尽管当时王燕已经是两个团队的导师了,仍然挤出时间来帮他们联系专业老师,修改论文、准备资料,无数次沟通讨论,经常熬到凌晨。

有学生在王燕微博上这样留言:“因为王老师默默的奉献和关爱,我学会了理解,学会了进取,学会了感恩。我可能不是您最优秀的学生,但我在您身上学到了为人、治学、处世的道理和准则。”

如春风化雨,也如密密缝针

——记四川师范大学辅导员张桢

■本报记者杜蕾整理

“辅导员老师是学生踏入川师大校门后接触的第一位大学老师,是陪伴学生四年大学美好时光的大学老师,是学生手机通讯录中保存时间最长的一个号码。我们有幸成为如此重要的角色,必须全心全意地爱我们的学生。”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辅导员张桢如是说。

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行政管理学专业后,张桢就来到了四川师范大学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至今已有12年。在她看来,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都需要用心完成,辅导员作为千万岗位中一个,也不例外,她热爱辅导员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她说,“这个岗位最能体会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温度。”

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夹心面包”,他们既是管理学生的人,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两难局面。但这对张桢来说,并不是个难事。她认为,辅导员必须始终与学生共情,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浇筑在学生身上,并与之融为一体。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张桢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力图使自己成为学生们病榻前最温暖的问候,学生们郁闷时最舒心的解药,是他们需要帮助时任何时候都能拨通的号码。

2011年夏天,新疆学生努尔古丽和胡西塔尔来到川师大学习,由于对西南地区的气候、方言、饮食不适应,张桢一方面积极向学校反映情况,另一方面自己利用周末在外面购买新疆馕饼,带回学校给两名学生,让家乡的味道抚平学生思乡之情,安心学习。

张桢在学生工作上用心用情,在具体事项上做细做足,像春风化雨一样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大一是学生了解老师,认同老师的关键时期,张桢认真准备、按时开好每一次年级大会,深入寝室与每一个学生聊天交流。为了让交流更有针对性,她制作《新生入学信息详情表》,详细采集学生情况,让每次交谈都有的放矢;大三是专业实习和就业能力培养与引导的关键时期,张桢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与学生一对一地谈心,摸清每个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准备、存在的就业疑惑,为大四的就业指导和观念引导做好准备。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非常繁杂,要负责学生奖、勤、助、贷,常常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关键是这根针必须密密地缝,实实在在地缝,才不会出现‘漏洞’。”张桢说。每一次评奖评优、贫困认定,张桢都要亲力亲为,坚持评定有理有据,程序公开完整,公示及时全覆盖,异议复议处理不过夜。对她来说,公开、公正、公平之秤永在心中,获得学生的信任是第一要义。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进步和肯定,张桢所带的年级,在课堂出勤率、内务优秀率、英语普通话过级率、考研率、就业工作长期位居全校前列。她自己也将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深入结合,独立承担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课题1项、四川师范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3项,在多个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严”与“爱”铺就学生成才路

——记四川警察学院辅导员韦先洪

■本报记者鲁磊整理

 

汶川地震的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中,有一支广受赞誉的“学生兵”,他们除了活跃在抗震救灾一线,更在灾民安置的“大后方”,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关爱老人”“红丝带牵手三孤”“我是小交警”“板房社区广播站”“电脑学习培训中心”等便民服务。

他们严明的纪律,出色的业务水平,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这就是四川警察学院辅导员韦先洪带领393名学生组成的“警务援助队”。

如此优秀的学生团队,是怎么带出来的?韦先洪回答:“一靠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管理,二靠爱心无微不至地关照学生的学习生活。”

1984年7月,从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的韦先洪,留校任教,从1995年9月至今一直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先后任学生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现任四川警察学院学生工作处学生十大队中队长。

韦先洪说,作为公安院校辅导员,必须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工作中,韦先洪每天必到教室、寝室和训练场,每天6点同学生一起出早操或者到教室巡视学生上早自习情况。每晚10点,检查完学生寝室安全和就寝情况后他才回家。

不管周末还是节假日,学生总能在办公室找到韦先洪。韦先洪说:“辅导员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我多加加班,当学生出现生病等紧急情况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都能第一时间赶到。”

韦先洪深知自己也是一名教师。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他坚持公安院校特色,针对学生思想实际,通过辅导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受学生的欢迎。

坚持做工作笔记是韦先洪工作中的一大习惯。他的笔记中,有与学生的谈话情况,有与学生探讨有关热点事件的记录,有要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有提醒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长期记录的习惯,让韦先洪有了一套案例丰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政辅导教材。

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韦先洪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创造性地把学分制运用于学生工作上,参与研究制定了学院《学生基本素质养成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相应的内容被开发成系统管理软件,形成高效能、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生工作量化管理模式,有力地推进了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学生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长期以来,他始终饱含着对公安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辅导员工作的满腔热爱,始终肩负着育警铸剑的神圣使命感,始终保持着自强不息的前进动力,在公安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做出了优异的工作成绩。

遇到他们是我的“小幸运”

——记西南石油大学辅导员饶盛

■本报记者郭路路整理

刚入职不久,饶盛就接到了一个学生的“救命”电话。学生小兴(化名)不小心被一群社会歹徒盯上了,这些人想利用小兴敲诈学校和家长,迅速赶到现场的饶盛和学生一起被关进了一间偏僻的出租屋里,经历了和电影情节一样惊险、恐怖的遭遇,最后学生被顺利救出,但很长一段时间内,饶盛都对这段经历感到后怕,甚至想过重新择业。

可是小兴的一句话拉回了他不定的心:“如果不是盛哥的陪伴和保护,我根本没有机会从以前那个无所事事的人变为如今积极用心的学生干部,我会努力向盛哥看齐。”这让饶盛领悟到,原来辅导员工作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命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坚定了职业道路,饶盛在此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用心用情地陪伴学生成长。他每周白天坚持到教室看学生上课,晚间到教室陪学生看书、读英语。转专业过来的学生一开始特别不适应,认为辅导员是“监督员”,每天“形影不离”,但最后都被他的坚持和用心所打动,很快融入了班级。

为了破解学生“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难题,毕业于会计学专业的饶盛,基于“账户”思维搭建了网络平台,给学生建立了“成长账户”:学生登录“成长账户”网络系统,就可以查看和选择参加针对学生需求专门设计的主题活动。“成长账户”还会以积分的形式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积分可以兑换奖品或者综合测评分数。专门设计、自愿参与、动态记录,活动的个性化特征吸引了大量学生,至今参与量已经超过2000人次。

随着学生进入大三,读书和运动为主的活动难以满足他们拓展专业知识的需求,于是饶盛拓展活动内容,将“成长账户”进行升级:分竞赛攻关、英语提升、网络技术、运动健身等6个类别开展活动。这些活动逐渐有了较为固定的参与群体,根据各自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他们相继自发成立了挑战杯兴趣组、飞翔早读队、石大蜂鸣等21个高校青年自组织,涵盖500余名学生。这些青年自组织,就像学生“私人订制”的个性化兴趣小组,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自适应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教学相长,对学生用心用情的同时,饶盛自己也在工作中不断吸收着养分。工作以来,饶盛先后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与引导研究——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等3项省部级课题,出版学术专著《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的青年自组织工作》。论文《账户管理与行为养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探究》获评四川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000个日夜对成长账户深耕细作,382名学生将成长喜悦纳入心中。饶盛说:“学生就是我的一切,遇到他们是我的小幸运,我将穷尽所有的智慧和能力,与他们共同成长,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