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45期(总第306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傅国亮:没有“明白”老师,教不出“明白”学生
■本报记者 鲁磊
《教育导报》2017年第45期(总第3062期) 导报三版
“我认为在教学关系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发挥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当前,不少人迷信‘教育建构主义’,企图颠覆教师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就是炒概念,是‘标题党’。”

近日,“学生核心素养与生长课堂”第二届全国高峰论坛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人民教育》杂志原总编傅国亮在交流发言中如是说。

去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标准中等问题亟待理清。本报记者将傅国亮关于落实核心素养的观点进行了梳理总结。

“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质量”

当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快速更迭,但在傅国亮看来,“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质量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

“比如近几年风靡教育界的‘翻转课堂’,没有‘明白’老师,任你怎么‘翻’,也教不出‘明白’学生。”傅国亮说,翻转课堂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本身就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才生,其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都是非常扎实的。而现在,在翻转课堂的推广过程中,很多学校没有认识清楚形式与实质的问题,过分去追求形式的东西,而忽略了对教师素养的提升。

傅国亮说,他曾经见到过一个数学教学名师录制的慕课,让人拍案叫绝。“比如他讲小学的14大类应用题,实际上归结起来就只有两类,‘总量=部分+部分’和‘距离=速度×时间’;再比如他讲初中数学,可以用三角作为主线,把几何和代数勾连起来。那种化繁为简的能力,需要对学科高度的把握和深度的理解。”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傅国亮认为,好的老师,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还能教给学生思维方式和人生道理。“在当下教育由重知识传授向思维传授的转变中,应该更加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人文素养’应是中小学生素养体系的核心”

傅国亮还对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关系做了厘清,他认为素质教育的“大旗”依然要扛下去,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人文素养”应是中小学生素养体系中的核心。

“很多人普遍关注体系,却忽略了‘顶层设计’。以核心素养来说,很多人更多地去关注、研究素养的组成,而忽略了素养的价值指向,即素养的核心是什么。”傅国亮认为,在中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价值指向应是人文素养,因为教育始终关注的是人。基础教育不能背离人文素养,否则就会背离“育人”这个基本方向。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这里指的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粮食,而是精神的粮食。中小学阶段,学生伴随着怎样的精神成长,便能形成怎样的精神风貌。所以,在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应更加关注精神成长的结构。”傅国亮说,有趣的是,美国政府给高中生推荐的35本必读书目中,除了《独立宣言》,还有《共产党宣言》,“我想,这是从学生精神成长的结构来考虑的。”

在傅国亮看来,当前,校园欺凌呈多发、低龄化态势,折射出在基础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没有人性,谈什么道德,遑论科学。”

“教改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要的不是教了什么,而是发展了什么,学习重要的不是获得了什么,而是发展了思维。”傅国亮认为,当前教改的手段是改变教学方式,但根本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如果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便会迷失目的。”

针对一些老师“如果照内容按部就班地来教学,会不会超纲”的问题,傅国亮回应说,“知识有难易之分,而方法则只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小学生也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他举例说,曾经看到一位数学老师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果看到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就要去联想性质定理;如果看到求证过程,就应该联想判定定理。

“很多老师认为,教知识点就是教学,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傅国亮说,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方式的培养,具体到知识传授中,应当是“教材编写要点知识,老师教授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