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82期(总第3977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跟着课本识中国,赴一场承古拓今的文化之旅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2024年第82期(总第3977期) 导报一版

课本用精选出的一篇篇课文为孩子们指出通往大千世界的路。如果把课本当作“旅行指南”,去感受中国的地大物博,孩子们将有怎样的收获与体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本期,我们邀请到一线教师、学生、家长,与我们分享如何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更好地帮助孩子增强国家意识、厚植家国情怀。

行万里路,在课本与生活间架一座桥梁

“那天,我们学习《繁星》一课,谈到对星空的感受和想象,竟然有好几个孩子举手说自己从没看过星星。”四川天府新区元音小学教师蔡雨佳回忆道。“忙着做作业”“在家看不到星星”……孩子们给出的理由令蔡雨佳心里五味杂陈。于是,她给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在沙漠看到北斗七星时拍摄的照片,有孩子兴奋地说:“原来北斗七星真的是勺子形状,我也想亲眼看看!”

想象的缺失,一定程度上源自于体验的匮乏。蔡雨佳借此机会告诉孩子们:“不能只埋头苦读,还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语言和文字无法替代实践与体验,课文里的钱塘江大潮、黄果树瀑布、洱海都等待着你们去探寻、去感受。”

“课本里有鲜活的中国,对于孩子而言,萌生爱国情怀可以先从文化认同着手,当他们学习课文时,也是在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生发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与认同。”成都市龙潭小学校语文教师、成华区教坛新秀董洁表示,知行合一,孩子才能将理性的知识与感性的认识结合起来。亲历、亲见、亲闻,无需“说教”,爱国主义情怀已根植于他们心中。

眼前的风景能让文字的描摹变得更加全面、立体。走到云南石林,学生李宇涵才发现,原来课文中那些像蟒蛇、像仙人的奇特石头真的存在。一块块大石头拔地而起,姿态各异,穿梭其间,仿佛行走在一片“怪石森林”。小学四年级时,李宇涵曾在课本中“云游”石林。今年,趁小学毕业旅行的机会,她终于一睹石林的“真容”。

“眼见为实,我和孩子都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震撼。”李宇涵妈妈表示,孩子对自然景观的形成充满了好奇,观赏之余学到了许多地理知识。同时,因为这里是彝族聚居地,她也换上彝族传统服饰,充分体验了民族文化。

课堂学习与实地体验相互印证,不仅能加深孩子对课文的印象,还能丰富他们的感受。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语文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张道明指出,祖国究竟有多辽阔?坐一趟高铁,孩子便能有实感:高铁的速度那么快,我们却还要坐那么久,祖国原来如此辽阔。

“沿途,孩子能看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工程,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他也会自然地萌生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张道明说,“孩子一路上接触到的人和事、感受到的气候差异、体会到的社会风俗,都会让他们对国家的认识更加真实。”

每次放假前,张道明总会大力推荐学生“走出家门,去远方看看”,去看看课本里桂林的山水、金华的双龙洞、黄山的奇石、九寨沟的五彩池,在现实生活中去感知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他认为,只有架起课本和生活的桥梁,“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才不是孩子们脑海中的一句套话,而是心底的真实感受。

亲近故土,在时光长河里追寻文化记忆

“我在参加一个全国性活动时作自我介绍,告诉大家我是四川人,是北宋文豪苏轼的‘老乡’。在我的家乡宜宾市,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梁思成曾寓居李庄,对这里的古建筑进行考察、研究和保护。”谈起自己生长的家乡,张道明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认为,历史名人也是家乡的文化名片,想让孩子们感受文化的魅力,自觉地去传承,不妨引导他们从亲近故土做起。

“触及心灵的文字总是常读常新。”今年55岁的唐清水仍对初中时学的课文《白杨礼赞》记忆犹新,“我在新疆长大,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对白杨树并不陌生。驱车在沙漠公路上,眼前掠过的是一望无尽的戈壁滩,而林带中的一棵棵白杨树,正如文中描写的那样,像‘哨兵’一样挺立在黄沙中。”作者茅盾在文中歌颂的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而在唐清水看来,这也是对在荒漠中植树造林、打造人工林带防风固沙的边疆建设者的一种礼赞。对孩子们而言,生逢盛世,更需要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肩负起新时代的重任,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诚如唐清水所说,在课本中,孩子们读到的是作者对“彼时彼景”抒发的情感,从文字回溯历史,从过去走向现在与未来,孩子们才会产生对“此情此景”的具体认知与情感认同,在时光的长河里,与一代代中华儿女共享同一份文化记忆,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延续民族精神。

以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为例,董洁指出,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大有裨益。作为大多数孩子的蒙学读物,古诗词用凝练的字句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有血有肉的文化记忆,而且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走进诗词背后的人物与故事,用交流对话式的学习拉近古今之间的距离,孩子参与其中,更能感受并认同文字承载的情感。

文学总是与故土相连,提起巴蜀大地上的文人墨客,张道明如数家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正是指出生于眉山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张道明也推荐家长利用周末、假期,带孩子去“三苏”故里走一走,去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望江楼公园、“诗圣”杜甫的茅屋故居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看一看,感受“家门口”氤氲着的深厚文化气息。

溯源历史,在传承与创新中走向未来

小小的课本里,藏着大大的世界。除了以名篇佳作为导览,领略山川之美;以经典诗文为线索,重温历史足迹,当孩子们的脚步随书中介绍的文物、国宝,走进中华文化的深处,他们会感慨悠久历史长河中艺术之绮丽、文明之璀璨。

“不到长城非好汉,课文中说长城就像一条长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间。这个暑假,我和弟弟便来到北京一探究竟。”学生郭宇逸回想着当时的场景与感受,“当我亲眼看见它的时候,心中的震撼无以言表。长城是那么高大坚固、雄伟壮观,我不由地想,古人没有挖掘机、起重机这些现代机械,究竟是怎么完成如此大型的工程的?长城为什么以这样的路线图分布?这与古人的布防理念有怎样的联系?”带着心中的疑问,他和弟弟边爬长城,边寻找答案。

在爸爸的讲解中初步了解了古代机械源流与工程技术后,郭宇逸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深折服,他和弟弟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也伴随着文化的体验与知识的收获圆满收官。

“课文中的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张道明指出,走进文明的发祥地,近距离接触历史文物,对孩子而言不仅是开眼界、长见识的过程,也是对中华文明溯源、寻根的过程。

以三年级语文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为例,课文所指的正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中国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张道明在讲解课文时告诉孩子们,画中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经过现代技术的“再加工”,已经可以“动起来”了,画中有人来人往、车马喧嚣,这种科技与历史的跨界互动能让人身临其境。张道明希望孩子们在读懂课文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维度的启发,从传承和创新的角度溯源历史,提高综合素养。

而在另一堂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中,孩子们感慨于皇家园林的宏伟、精致,心痛于一场大火后的断壁残垣,不忘国耻、吾辈自强的情感在他们心中升起。这时,有孩子提问:我们的国家已经如此强大,为什么不把那些曾被盗走的珍贵文物“抢”回来?

针对这一问题,张道明组织孩子们进行了探究与讨论。有的孩子担心“打不赢、抢不过”;有的孩子则认为“这是物归原主,理所应当”;还有的孩子认为“我们现在去抢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有损国家形象”……

在孩子们各抒己见后,张道明告诉他们:“抢”是强盗行为,我们不能效仿,但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如外交谈判、合法拍卖将宝物找回来。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在国际舞台上才更有话语权。

“在全球化的今天,爱国不仅是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支持,还是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心和贡献。”董洁说,这要求当今青少年既怀有对国家利益的优先考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也要秉持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为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