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47期(总第306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巧妙培养“小老师”
■钟乐江
《教育导报》2017年第47期(总第3064期) 导报三版

课堂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在教学某个知识点时,老师正一步步设疑、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这时会有学生直接大声报出答案,从而打乱老师事前那一步步启发、“揭秘”的预设。学生知道了答案,可能在老师接下来的讲解中不再认真听。

我曾经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平时对他的学习很关心,每天都会督促他提前预习,并给他做辅导讲解,因而,他的成绩较好,学习进度比我们班的教学进度快多了。所以,老师讲授新课时,他就爱接老师的话,直接说出答案,既乱了老师的启发过程,又让不少学生因为知道了答案而不认真继续听课。

为了不影响这个学生提前学习、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试着让他做“小老师”,代替老师给学生讲课。

平时,每当教学一些比较简单的新内容时,我就提前给他说,让他事先做好准备,并告诉他要认真思考怎么讲解,同学们才容易听懂。他开始认真钻研内容,还向他父母请教讲课的方法。

没想到,这个办法还真不错,这个“小老师”当得有模有样,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想当当“小老师”。为此,我经常选择一些较为简单易学的内容,鼓励学生们上讲台讲课,并开展教学比赛。慢慢地,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高了;老师或其他同学讲解时,他们都能认真听课了,积极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的愉快教学氛围也形成了。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适当的学习条件”。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为了给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我们就要关注和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善于培养“小老师”,实施分层次教学,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带动所有学生在不同层次上不断进步。

首先,统一授课,分层安排不同难度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统一的内容时,可以设置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提问,老师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答对了,当即表扬,不能回答时,就让“小老师”给他们讲解。经过这样的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成绩差的学生会在老师和“小老师”的帮助下慢慢进步,那些“小老师”也会因为有适合于他们思考的问题,有需要他们上台讲解,从而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其次,统一作业时间,分层安排数量和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在统一授课之后,除了安排“小老师”对一些学困生分层辅导外,在布置作业时,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对待学困生,要在数量和难度上予以考虑,降低标准和要求,对成绩好的学生,则适当增加数量,提高难度。

再次,统一组织检测,分层发放不同试卷,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成功。以往对学生的质量检测,全班使用统一试卷,学困生会因考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尝不到成功的喜悦而害怕考试。如果为照顾后进生而降低难度,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就会觉得难度小,对考试不重视,答题不认真。为此,我们应根据班上学生实际,将他们分成几类,分别安排不同难度和数量的试卷,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结束,安排“小老师”们评阅试卷,并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拒绝“偏爱”和“歧视”的眼光,多和学生平等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思维特点等,摸清他们的学习起点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分层教学方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真正适合于他们的教育。同时,巧妙培养“小老师”,带动不同类型的学生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