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47期(总第306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双流区精准帮扶巴塘教育
■本报记者刘磊
《教育导报》2017年第47期(总第3064期) 导报一版

再过两个多月,王家全将结束在巴塘县为期两年的顶岗支教生活,回到成都双流。令他欣慰的是,在他的带动下,巴塘中学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发生了很大改变。

刚到巴塘中学,王家全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并挂职副校长。与藏区学生初见面,他声情并茂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勉励学生的同时,也让他们备感亲切,“让学生喜欢老师,他们才会喜欢上老师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

巴塘中学的不少老师,后来也认同并在教学中实践这一主张。

原来,经过观察,王家全发现巴塘中学的老师们大多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的老师对待学生大简单粗暴、缺乏耐心,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请用爱心代替体罚,培养孩子的快乐、积极、健康的心态;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不会有强大的工作动力的;知识永远传授不完,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有可能超越教师。……”在一次讲座上,王家全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对巴塘中学的老师们倾囊相授。

他没有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说到了老师们的心坎上。

“我们要给巴塘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挂职巴塘县委常委、副县长,双流援藏指挥部负责人谭永生说,援藏教师终究有一天会离去,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法却是可以永远留下并传承下去的。

在“汉藏一家,精准扶教”理念引领下,为提高巴塘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双流区教育局实施了旨在帮助巴塘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九大工程”,其中5项涉及巴塘教师、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派优秀教师顶岗支教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2012年至今,双流区共选派了42人次援藏教师,他们均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上公开课、示范课、“师徒结对”等方式,主动承担起培养、培训本土教师的职责。双流优秀体育教师袁野、音乐学科带头人蒋鸿林刚到巴塘人民小学半年,就各自带出了一名足球和竖笛学科的“徒弟”。

此外,巴塘县教育系统也派出干部赴双流区优质学校跟岗培训;每年4月,双流区多位名师赴巴塘县开展蹲点培训一周;每年10月,由双流名师、名校(园)长组成的讲师团到巴塘开展送教和专题培训活动;近日,由双流援藏教师牵头申报的国家规划课题一级子课题《康南地区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启动,这将带动更多巴塘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挂职巴塘县教育局副局长的双流教师王宏介绍,巴塘教师紧缺,特别是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捉襟见肘,未来三年,双流区每年将斥资42万元,帮助当地每年招考5名相关学科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