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1期(总第306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大肚剩闲”到“万金油”
——科学教师变身记
■本报记者 殷樱
《教育导报》2017年第51期(总第3068期) 导报三版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提出从今年9月开始,小学一年级要开设科学课。“课程改革实质上很大程度是教师的变革。”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重庆师范大学科技教育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林长春指出,落实新课标的关键点是提高科学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一时间,师资成为最棘手的问题,过去常被认为是“豆芽课”老师的科学教师群体也备受关注。近日,记者采访了两所高校科学教育专业的老师,以及成都几所学校的科学教师,聚焦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培养,以及科学教师群体的成长和变化。

科班出身的自我迭代

“科学课上得好不好,关键还在于老师。”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科学教研组组长王文婷根据自己六七年的教学经验表示,在科学课上,要学会做一个“懒”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用任务去驱动,而不要直接抛出答案。

王文婷是科学教育专业科班出身,但在大学时更多学的是理论知识。“第一次接触科学课堂是在大四的时候,上课的男老师特别凶,他的课堂自然也是静悄悄的。”王文婷告诉记者,科学课不应该是静悄悄的,学生要动手动脑,应该是探究问题的“闹哄哄”才对。既然要“闹”,那纪律又怎么管呢?来到学校任教后,王文婷才开始摸索研究,总结经验,进行自我迭代。

当提到新课标后科学教师会不会越来越“吃香”的问题,王文婷坦言道:“大学时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以前觉得这个专业没什么前景可言。”然而,当自己真正走上了科学教师的道路,她开始否定当初的想法。“你会发现,科学课其实很有趣,涉及很多领域,自己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储备。”王文婷说,正如“干一行,爱一行”,如今自己也带上了徒弟。

“过去,这个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是调剂过来的,自己都不知道科学课该干什么。”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科学教育系主任樊敏表示,在近两年,这个专业的第一志愿就收齐了。“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比类似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容易留在成都。”樊敏道出了一个现象,在大城市的小学更重视科学教育,科学教师相对抢手,而在一些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

“实际上,很多小学缺科学老师,特别是从今年9月开始,缺口会变得更大。”樊敏说,每年到了开学前,不少小学就开始陆续给他打电话,请他帮忙找科学代课老师,但又没有编制进人,这导致学生流动性大,就业情况很尴尬。

非科班出身的自我创新

“2004年以前,四川省没有一名在职科学老师是这个专业科班出身。”樊敏表示,16年前,小学每个年级都开设有科学课程,当时这门科目的名字为《自然》。2001年课改后,一二年级不再开设科学课,“自然”也变成了“科学”。当时没有正规师资渠道,自然课也是由非专业科学老师来上。

从事科学教育20多年的成都高新新科学校老师曾怀菊就是这样一位非科班出身的老师,但她见证了20年来小学科学课的发展变化。“一开始我是在乡上的小学教书,硬件条件差,我就带着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昆虫,观察植物变化,学生兴趣很浓。”曾怀菊说,为了让她的课更吸引学生,她常常会让学生利用身边可用的材料,比如塑料管,锡箔纸,来做一些小实验,那时候的科学课不是所谓的“豆芽课”。

后来,随着硬件设施的提升,曾怀菊也开始自我学习,尝试使用电脑教学,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不少小发明的专利。“不管科学课的名称怎么变,课程标准怎么变,它的探究方式和目的没有变,那就是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到质疑问题的过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

随后一段时间,很多学校的科学课受到应试教育的挤压,变得很“鸡肋”。提到科学老师,在业内都有一个著名的称号,叫做“大肚剩闲”,大着肚子不方便上其他的课了,其他学科挑完剩下的、不要的、闲着的就来当科学老师。成都双林小学的曾真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位“剩闲”老师,身体不好,学校照顾她,让她来教自然课。

柔弱的曾真来教自然了,怎么做呢,引进了机器人项目。学校的态度是,你愿意做,我们就先给试试。于是曾真就自己抱来书啃,反复用零件组装,请教专家,找几个感兴趣的学生开始试着做,陆续开始拿市上、省上的奖项,越来越多的孩子闹着要进机器人队。随后,曾真带领孩子们奔赴台湾,拿到了亚洲 VEX五项金奖,世界 VEX两项最佳。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曾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了这门课程,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高校培养:强调跨学科的整合能力

随着科学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我国一些高校也陆续开设了科学教育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根据科学课程不断的改革,樊敏所在的科学教育系也在不断探索培养模式。最开始,学校是实行“1+3”模式,学生先读一年,一年后分方向,比如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后来我们发现这样的培养目标不科学,我们不可能培养出既教科学、又能教数理化的老师。”樊敏说。

从2007年开始,川师科学教育系就不再分方向,规定只培养小学科学老师的专业教育,好处是能集中精力教技能。樊敏介绍,教学内容涉及普通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但知识专业性要求不高,会加强教师技能和教育学方面的课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在 VR制作、机器人操作方面有一些创新。

“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不可分,科学老师也会吹拉弹唱。”樊敏认为,目前自己的学生还不能达到这个水平,但正在努力推进中。除了上专业课以外,樊敏会给学生讲科学史、哲学、中外教育史,同时,准备开设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他讲了一个学生实习的例子:“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求助,说学生上课突然跑上讲台来抱她、亲她,让她惊慌失措,这大惊小怪的背后其实是她不懂儿童心理学。”

“新课标后,教学难度不大,但广度增加了。”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科学教育教研室教师文丰玉表示,新课标增加了与技术和数学相关的内容,注重手工创造,强调技能和创新意识。现在的学校都讲究个性化办学,需要有个性的教师。所以,我们的学生要自己提升教师素养,会制作,会发明,做一个“万金油”老师,这也是跨学科整合的能力。

文丰玉认为,新课标调整后,挑战最大的是要求学生去开发一些新的教学案例,先前是没有类似的模板和案例,可借鉴的东西很少,教材本身也需要设计和填补。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老师也要自己先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