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2期(总第3069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隆昌县办“大教育”引学生回流
■本报记者胡敏
《教育导报》2017年第52期(总第3069期) 导报一版
今年春季开学,隆昌县小学报名总人数再次上涨150人,保持了隆昌县近5年学生人数持续上涨的纪录。内江市2012-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显示,在全市人口下降6万,普通中小学生总人数减少17011人的情况下,隆昌县学生总数净增3134人,是全市三县三区中学生总人数增加的唯一区县。

学生“回流”背后,是隆昌县教育局坚持5年的“大教育观”,站在“一校好,不如校校好”的高度,在干部交流、教育格局、教师关爱等方面优化布局,让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形成教育一盘棋的繁荣景象。

干部交流带动均衡发展

“谢校长要调到莲峰小学了!”消息一传出,就引起隆昌县校长们的密切关注。干部交流历来是“老大难”,有人质疑说:频繁交流不利于学校文化的形成;还有人说:校长在原学校将近十年,眼看学校品牌效应即将体现,却无法躺在功劳簿”上。

46岁的谢永德心情复杂,从36岁在县实验一小当校长,近十年里他倾注了多少心血啊,而莲峰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由原“城区最弱”的郊区小学整体搬迁而来,老师来自不同学校,风格迥异,零磨合。“学校核心价值观没形成,办学理念,文化符号,校徽、校歌一片空白。”谢永德坦言,一开始他并不接受调任安排。

“不仅要把一所学校发展好,而是要把隆昌的教育发展好。”县教育局局长余自忠“三顾茅庐”,多次找谢永德交流“办大教育”的观念。余自忠分析,纵观周边市区,大部分教育资源聚集在几所优秀学校,其他学校得不到发展,正是制约整体教育水平的瓶颈所在。“优秀的人才不愿流动,优势学校永远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学校发展不起来,最终损害的是整个隆昌教育!”余自忠的话打动了谢永德。

莲峰小学新校园漂亮大气,运动场、多功能大楼、文化长廊一应俱全,老百姓对学校办学质量期待高,对于谢永德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提出‘德如莲志若峰’的校训。”谢永德介绍,每个字都蕴含着团队对学校培养什么人、教师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学校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等的共同愿景——一所新的优质学校正在崛起。

校长带头交流让优质资源进一步流动。隆昌县修订了《干部管理办法》,将干部交流制度化、规范化,固定每年暑假校级干部交流,每年11月,学校中层干部交流,用优质学校人才带动薄弱学校,用城区学校优秀干部带动乡镇学校发展。自2012年起,直属学校、中心校干部交流实现全覆盖。干部交流、教师交流比例达到20%。

“稳住村小”优化教育格局

“大教育”观念之下,不仅有人力资源的充分配置,还有整个教育格局的优化。

“十二五”期间,隆昌县政府教育投入达30多亿元。在隆昌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支持下,隆昌县完成了教育布局的优化。在城区的“黄金宝地”改扩建大量小学,修建大量幼儿园,并进行隆昌二中的扩建。

当前,隆昌县正在规划两所小学,一座在北门,一座在川南幼专附近。隆昌一中的高中部也准备单设校区,这样新城区就形成了川南幼专、一中高中部、两所小学的配套建设,老城区则是东南西北中各有一所小学,加上三所初中,还有两所高完中,整个城区学校呈现校点多、布局均衡的特点。

学校建设好了,如何发展好?隆昌县近几年的教育发展格局重在稳住村小,并在县城打造规模强校。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中说: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形成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的基本格局,这与隆昌县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天宫村小近几年发生很大变化。学生从土墙房搬进了新教学楼,电子白板等设备也一应俱全,学生还吃上了免费午餐,校点负责人曾妹感叹:“孩子的个头长得都快了!”

“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村小如果不稳住就很容易垮下去。”余自忠认为,城镇化对村小办学造成一定冲击,学校越来越小,但仍有大量需要在村小就近入学的家庭,必须全面提升村小办学条件有紧迫性。隆昌县为所有村小提供免费午餐,配齐教育设施设备,保证教师编制,改善教师待遇和生活环境。村小办学质量稳住了,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把孩子转回家乡就读。

因为生源问题,隆昌二中曾一度在低谷徘徊。作为省二级示范校,招不到最优质的生源,是学校发展最头疼的问题。近几年,隆昌二中提出“让每位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加上教育局政策上的各项支持,学生进校前与进校后的增量效应明显,教学质量在全县位列第一方阵。

“学校发展与政策引导关系密切。”余自忠认为,做“大教育”就是要避免偏颇地树立两三所学校,而是要创造条件,给予想发展的学校充分的政策支持。

2015年,隆昌县学生中考前100名,94名留在隆昌县就读;2016年,隆昌县中考前100名,96名留在隆昌县就读,人才流失率逐年降低。

让青年教师安居乐教

在隆昌县“大教育”这盘棋中,少不了“关注广大普通教师未来发展”这步棋。近五年,在全县编制紧张的情况下,隆昌县优先满足教师招聘,共招了900多名新教师,补充到各级学校。新教师中不乏外地教师,为了让他们扎根隆昌教育的热土,隆昌县采取了一系列关爱青年教师的措施。

隆昌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学义曾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村小教师生活条件艰苦,老师没有午休场地,把吊床绑在树上睡觉;还有的村小女教师独自住校,安全堪忧。经过几年的教师周转房建设,以及村小办学条件整体升级改造,这些现象成为历史。教师吃饭、睡觉、沐浴等基本生活条件有了保障。

隆昌县还对隆昌籍以外的教师有特殊关爱。城关中学将富余的学生宿舍作为教师公寓,隆昌籍以外的教师不仅能享受学校的周转房,还能在城区分到宿舍,满足教师进城交友、娱乐的需要。

工作中,隆昌县也为新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支撑。针对刚入职教师实际操作能力偏弱的问题,隆昌县采取培训三步走的形式,首先参加集中培训,然后进入实践环节,包含9个大项,涉及听课、讲课、献课、教案、教学反思等内容,经过一年观察期,教师汇报呈现,必须达到标准才能实现转正定级。

和许多区县一样,隆昌县缺教师的地方主要是边远地区。“青年教师克服了许多困难,坚守在岗位上。”余自忠认为,给予生活保障、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才能稳住教师队伍,让青年教师安居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