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4期(总第307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创新创业教育,如何瞄准关键环节?
■本报记者 杜蕾 倪秀
《教育导报》2017年第54期(总第3071期) 导报三版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活力明显,正在向纵深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只是部分学生、少数教师参与的小范围的事情。”在近日举行的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名校高峰对话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抛出的问题,引起与会校长的思考和探讨。

那么,如何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只停留在会议、文件或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而是真正落实到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培养机制等关键环节?

树立新理念

基于专业开展创新创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何入手?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是不少校长提及的关键词。

“创新创业的对象应该是普遍的,而非只针对部分学生。”在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看来,创新创业是对人创新潜质的发掘与培育,由于创新既是人的本质特征,又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应该面向所有人,而非少数人。

张宗益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狭义地以创业为唯一的评价向度,因为教育不在于学生是否以创业为最终的职业选择,而在于是否能发掘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推动整个民族素质和创新竞争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未来始终具备创业的核心素养。

创新潜质怎么挖?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认为,重点在于保持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因此,在教育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教育近乎农业生产,种下去的种子是有生命的,得自己生长。所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徐飞说。

不少与会校长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基于其所学的专业教育。

“我们现在的市场创新,大学生关注的,大量是模式创新,基于技术、专业知识的创新很少。”中南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理事长高文兵说,现在商业活动的模式太多,技术创新活动偏少,这应该引起大学重视,要让更多学生基于技术创新开展创业。

英国卡迪夫大学临床研究创新所主任基思·哈丁对此相当赞同。他说,在大学中,研究永远是最重要的。在英国的大学里,有许多推动创新的标准都是基于学生和教师的研究,而不是教学或者其他方面。

“我一直在问大学生创业拿什么创?创业是需要有资本的,无论是金钱资本还是知识资本。大学生是学知识的,要创业就得拿知识来创业。”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眼中,创新是创业的基础。

宣勇说,现在创业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国际上称为学术创业。学术创业其实也是知识创业,把知识资本化。“大学生教育必须基于其所学的专业教育,其创业活动应基于其专业知识的资本化,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落到教与学的实践中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涉及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重构。

在张宗益看来,这一体系包括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重塑、创新性思维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创新创业文化营造等各个方面。

“关键在于,落实到师生的教和学实践上。”瞿振元表示。

构建相关课程体系,多位校长、专家不约而同地把这一点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构建蛛网状阶梯式的课程体系。”张宗益认为,在课程内容上,要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者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又互融共通;在课程结构上构建蛛网状结构,“经”指向创新潜质发掘培养,融入创新思维、创业意识,而不同的课程对学生创新潜质的发掘和培养的作用不同,形成若干的“纬”,处在核心位置的是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阶段,提供阶梯式的课程安排。

“学生只要有想法,我们便会给予相关的资助来保护他们的创新想法。”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彼得·林认为,学校必须帮助学生调动脑海中的想法。为此,该校在2006年建造了一个跨区域的全球协作网络学习系统,在跨文化的思想碰撞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某一项课程的学生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老师指定课题后,大家进行头脑风暴,由于跨国界、跨文化,大家提出的观点完全不同,合作得到的成果出乎老师意料。

不局限于课堂,给学生制造更多机会参与实践,是不少外国大学校长提到的经验之一。

日本工业大学理事长柳泽章说,学校以上课为起点,每年秋天都要与金融机构联合举行课内商务计划大赛,至今已开展11次,从学生那里收到了约3000件商业方案。学生的商业计划会与企业商业计划进行直接对比和挑战。

“目前,社团活动也被日本创业教育所重视。这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走向。”柳泽章说,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同企业合作,更容易了解市场。

在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中,教师的作用被认为至关重要。

美国华盛顿大学校长马克·帕加罗认为,老师不仅要为学生设计好相关课程,更要通过教授过程,给学生一种创新创业的理念。

目前,四川大学已经开始引进企业高管、创业成功人士来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我们已经聘请了1300多名创业导师,他们开设了300多门创新创业课程,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展。”该校副校长许唯临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还开设了国际课程周,请来多名世界一流大学教授,开设两到三周的短期课程。

创意落地市场

打造创新创业实训体系

有了好的创意,如何让这个创意产生价值?

“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大痛点,便是怎样将好的想法、基于技术的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亚洲教育北京论坛秘书长姚望谈到的这一问题,引发不少与会者的共鸣。

世界创意产业之父、英国创意文化产业研究专家约翰·霍金斯认为,很多吸引人的好想法并不一定创造价值。但对创业的人来说,需要市场将他们的想法实现。“所以,我们需要将创意贴上价格标签,让它有价值。”

被大众视作“象牙塔”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如何搭建起创意和市场的桥梁?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安德鲁·迪克斯谈到,为了让更多的企业家能与学生进行接触,他们建立了数个不同的学习项目,让学生去到一些企业测验他们的产品。同时,还开展了集训营,锻炼学生的各项经济技能,将已成形的想法,直接与企业交流,好的想法,学校在集训营结束前还会提供一些资金援助。

山东大学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体系,通过整合,建立起很多创新创业平台,并建设了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中心,以此为依托,让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和创业联系。“我们主要依托大学项目开展实训,包括成果转化等活动。另外,成立创业孵化中心,让学生项目的模拟演习都成长壮大。”该校副校长满宝元介绍。

除了借助政府、学校的力量,校友的资源也可以动员起来。

浙江理工大学建立了学校、政府、企业、校友协同的创业人才培养机制,除了引进政府的资源,引进企业的天使基金、创客空间外,学校还聘请校友担任导师,共同培养创业人才。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长期居于美国所有大学的前列。“我们的校友基金会,对创新服务社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该校高级研究员易富贤说,威斯康辛大学校友跟学校形成了共同体,目前,校友会管理着26亿美元的产业,每年给学校提供几千万到1亿美元的支持,专门用来创新,直接推动了学校创新创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