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4期(总第3071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好老师,就该是他这样
——记扎根高原藏区37年的巴塘中学教师王晓宇
■本报记者刘磊文/图
《教育导报》2017年第54期(总第3071期) 导报四版
“37年的辛勤耕耘,37年的点滴收藏,承载着一位人民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

第一眼在朋友圈看到这条动态和配图时,汪玉琼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更令她惊讶的是,身边的朋友几乎都在刷这条动态,“太用心了!”“致敬!学习!”“时代见证的男神,高原人民的亲人!”……赞誉之词几乎要溢出屏幕。

“我要去看看他!”一个声音在汪玉琼心底说。

3月末的一天,甘孜州巴塘县县委书记汪玉琼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径直走向了两百米开外的巴塘中学——那里,正在给一位教师举办“从教37年成就展”。汪玉琼看望的对象,正是这位教师王晓宇。

见到王晓宇,特别是见到桌上琳琅满目的展品,汪玉琼心中崇敬之情无以言表。她紧紧握着王晓宇的手:“您是巴塘人民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我要让全县干部群众都来观看您的展览,学习您的精神!”

王晓宇对得起这份荣誉。

透过这些散发着历史气息的收藏,人们看到了一位普通教师对工作、生活的炽热情感,以及他37年不平凡的教育人生。

课间时分,学生们总喜欢听王晓宇聊天、讲人生哲理。

扎根藏区有恒心——“我不能当逃兵啊!”

巴塘县,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它东距成都800多公里,是318国道入藏的最后一站,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

王晓宇便出生、成长、工作在这片土地上。

1980年7月,18岁的王晓宇从康定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巴塘雅哇中学任教。入职第一天,艰苦的条件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那是一所距城区27公里的农村学校,刚报到,校长就叫上他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到县城新华书店领取师生用书。3人坐着拖拉机返校,一路颠簸得骨头都快散了架。途经一处道班,大塌方阻断了路,他们只好背着上百斤的书本,折返两趟,徒步十余公里才坐上接应的拖拉机。

等回到学校,天色已黑,粒米未进的王晓宇又累又饿,一屁股瘫坐在地上。打量着黑黢黢的简陋宿舍,他的心也暗了下去。

第二天,见到学生,王晓宇发现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大多听不懂汉语;一检测,学生成绩无一及格,最差的学生数学零分,语文只考了1分。

“这可怎么教啊!”王晓宇心灰意冷,甚至动了离开的念头。

可想到父母从小的教诲和在师范学校受的教育,他又心生惭愧:还未开始教书,怎么就断定这些学生学不好呢?我不能当逃兵啊!

留下来的王晓宇全身心投入到了教学。课上,他教藏区学生汉语;课下,学生教他藏语;闲暇时,找学生谈心,周末翻山越岭家访;无数个不能回家的夜晚,昏黄的煤油灯下都留下了他给学生辅导功课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晓宇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学生成绩也突飞猛进。毕业时,原本最差的班级竟然排在了全县前列。王晓宇一下子有了名气。

1984年,王晓宇调到了城区的巴塘中学。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家中的变故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王晓宇的母亲是一名医生,长年累月奔走在巴塘县各山区乡镇,患上了肾炎、关节炎等疾病,不得不申请病退;父亲为了照顾她,也于当年调回了内地。

王晓宇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跟随父母调回内地;要么独自一人留在巴塘。犹豫再三,他选择了后者。

因为,刚到巴塘中学的王晓宇便接手了一个“特殊”的班级:一半的学生是其他班筛选出的“双差生”,另一半的学生是上年级留级的“学困生”。“我要是走了,他们就没有老师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班,经王晓宇“调教”,毕业时,32名学生无一辍学,22人升入高中,4人升入中专,2人考上中师,另有4人选择复读。

王晓宇火了。全县的家长都知道巴塘中学来了一位好老师:再调皮的学生、成绩再差的学生,他都愿意接收,还能调教成才。

“要不是王老师当年收留我,不放弃我,哪有我的今天!”说起王晓宇的关心,现在康定市公安局任职的扎西顿珠话语哽咽。1994年,他随父母到巴塘中学插班,因成绩不好又特别调皮,没有老师愿意接收,最终是王晓宇接纳了他。但最初,扎西仍然不珍惜学习机会,经常逃学旷课,王晓宇不厌其烦地开导他、教育他,一次次把他从山野拉回书桌旁。最终,扎西顿珠考上了高中、升入大学,成长为一名公务员。

“我生在藏区,长在藏区,知道这里的家长送孩子读书非常不容易。看到一些孩子没读多少书,早早辍学去打工,我就很心痛。所以,只要家长把孩子送来,我都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们!”王晓宇说。

呵护学生有爱心——“不抛弃每个孩子,用爱温暖每个孩子。”

父母离开巴塘后,王晓宇寄情于学生,闲暇时,通过读书看报打发孤独的时光。

那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不到50元,而用于购书、订报就要花费10多元。那个年代的书籍报刊很少,每当找到有关教育的书籍、杂志、报纸,他都如获至宝,翻来覆去地阅读,并把精彩处摘抄、剪贴下来。

也就是从那时起,王晓宇开始有意识地收藏有关教育、生活的物件、资料。

在一本1984年的笔记本上,他工整地摘抄下这些文字:“一个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只要让学生记取一句能够受用终生的话,就足以自慰了。这不是教师的悲哀,而正是好老师难能可贵之处。”

王晓宇把先贤哲人对教育思索的结晶铭记在心,也化为了他的教育实践。

“王老师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对每名学生都是发自内心的爱。”王晓宇的学生、现任巴塘中学副校长曾德西回忆,当年班上有很多山区孩子,家境贫寒,学习落后,卫生习惯也差,“王老师对他们特别关照,手把手地教他们洗脸、洗手、擦鼻涕。”

王晓宇的学生、现任巴塘电视台副台长的李霞回忆,她读书时,王老师天天围着班里学生转,“生怕我们学不好。”有一次正上课,班上一名学生发病,流了很多鼻血,王晓宇二话不说,背起学生就往医院跑,垫付医药费安排救治;后来,学生父母赶到,他又偷偷跑出去买了100多元的营养品放在学生床头。

“不抛弃每个孩子,用爱温暖每个孩子。”这是采访中,王晓宇的学生对老师说得最多的评价。

从教37年,王晓宇担任班主任30年,每天接触的又都是12—15岁青春期的孩子,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尤为关注,有深入思考。他相继撰写了《初中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原因初探》《让心理教育进入课堂》等研究文章。

近几年,王晓宇年事已高,没再担任班主任,但多年的学生工作让他非常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个眼神、表情就能大致了解到学生的情况。有一天课后,他把班上两名同学叫到办公室,关切地询问她俩是不是闹了矛盾,学生惭愧的同时也非常惊讶:“王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

王晓宇笑了。原来,课堂上,他细心地发现原本无话不说的同桌突然彼此不交流,课桌也隔得很开,他就断定出了问题。

“初中三年很短,你们能聚在一起,就是一种缘分,一定要珍惜这份难得的同学情谊啊!”听完王晓宇的开导,两个小姑娘和好如初。

提携后辈无私心——“王老师接手这项工作,从未出过差错。”

在巴塘中学同事眼里,王晓宇是一位令人放心的人。这不仅因为他不斐的教学业绩,还因为他多年承担的“教务员”工作。

上世纪90年代,踏实又热心的王晓宇被校长看重,安排到教导处担任教务员,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多年。

在王晓宇的办公桌上,记者翻到了一本干净整洁的黄皮备课本,是他专门用于记录教务事项的笔记本,里面按照时间顺序密密麻麻记录下了收发文件、对接上级部门、召开教职工大会、布置考场、统计学生人数、分发报刊等事项,每个事项从起止时间,到实施过程、处置结果、建议意见等非常详细。

“他就是这样一位非常细致又有心的人!”巴塘中学校长、也是王晓宇教出来的学生扎西次仁介绍,教务员工作非常繁琐,但又经常涉及师生的切身利益,比如学生考试报名、教师职级申报等,稍有马虎可能就影响师生一生,“王老师接手这项工作,从未出过差错。”

特别是教师职称的评定、申报,王晓宇对政策研究得非常透彻,对每位老师的情况都烂熟于心,每年申报,老师自己还没意识到,他就主动提醒大家了。现在,虽然王晓宇已经好几年没担任教务员了,但老师遇到职称有关的疑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甚至别的单位的教职工也来咨询他。

对年轻教师,王晓宇一向却毫无保留地培养、推荐。

曾德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巴塘中学,成为曾经的老师王晓宇的同事。在随后20多年的成长中,她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王老师对她的关心、帮助和提携,“刚入职时不知道怎么备课、不知道如何与学生相处,王老师便把他所有的教学经验、案例倾囊相授。”

后来,曾德西被提拔为学校副校长,刚开始面对全体教职员工讲话、布置工作,她有些紧张,下来后就找到王晓宇,请他给自己提意见。王晓宇每次都非常真诚地指出来。有时,王晓宇还把日常翻阅到的有关学校管理工作的报纸、文章整理起来,送到曾德西办公室,说:“你工作忙,这些文章可能对你有帮助。”这让曾德西非常感动。

巴塘中学每位教师刚到校时,几乎都能感受到这位老教师长辈般的关怀。今年3月,王晓宇应邀给全校做了一次讲座。他用一生的经历深情寄语年轻教师:教育工作者要对职业敬畏,疏忽不得,马虎不得,怠慢不得,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37年来,王晓宇桃李满天下。巴塘县22所中小学校中,现任17位校长都是他教出来的学生,仅巴塘中学就有1位校长、2位副校长。而在甘孜州的18个县,从县长到县委常委,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以及各部门正副局长,一大半都是王晓宇所教过的学生。

对人对事很用心——“我们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纯‘教书匠’”

5月5日,记者走进巴塘中学八年级班上,听说采访王晓宇老师,学生们一下子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他会积极鼓励我们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如歌唱、舞蹈、朗诵等,而不是天天钻在书堆里。”八(2)班的拉姆友珍说。

八(1)班的杨阳则谈到王晓宇“不是班主任,却胜似班主任”,除了上课教给学生知识,还会纠正学生的坐姿、提醒大家保护眼睛等细节,教给学生许多做人的道理。

“学生不是只有成绩好才算成才,老师也不能总盯着分数。”王晓宇说,这个观念的转变他也经历了很久,“参加工作、步入社会要面对很多复杂的局面,需要具备很多书本以外的能力,而这些就需要提前锻炼。”

这一观点也延续到他对年轻教师的期望中。“我们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纯‘教书匠’,要积极参与学校、社会更多事务,因为这会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利。”他说,“教师要活得有精神,要做一个会生活、有情趣的人。”

而王晓宇自己就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他爱好广泛,钓鱼、种花、打球……他也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收藏了许多生活、工作的物件:小学、初高中毕业证,1978年高考准考证以及成绩单,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纪念品、纪念册,1984年调入巴塘中学以来所有的教学计划、总结,考试成绩分析,个人教学经验、反思、感悟和随笔,众多中外教学资料、参考书;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家庭生活用品,以及邮票、布票、粮票,毛主席像章,各类纪念章,纪念币等。

今年3月,想到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王晓宇决定将有关教育的收藏全部捐献给巴塘中学。看到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巴塘中学的教职员工们震惊了!学校立即决定给他举办教育成就展,号召全校教职员工向他学习。

没想到,经过朋友圈的传播,这场学校内部展览竟演变成一场巴塘县全体教师、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的学习教育展。原本只准备展出一天的活动,最后持续了半个多月。

“王老师,您是怎么做到的?”不少参观者都会惊奇地询问。

王晓宇曾经教过的学生,以及朝夕相处的同事知道,他做到这些并不意外,因为37年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人对事都细心、用心、真心,从未变过。

正如一名参观者留言:“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做平凡的小事,将爱心传递给他人,这就是一种大爱、博爱,它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是永恒的。”

是的,漫长的岁月可以定格为短暂的一瞬,短暂的一瞬也可拉长为永恒。37个春秋里,王晓宇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他用满满的真情实意对待生活,生活最终也给予他丰厚的馈赠——走在巴塘的大街小巷,迎面走来的人都认识他,热情地给他打招呼;巴塘县大大小小的婚礼,都会邀请他参加,或请他证婚;他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大都扎根在了高原藏区,成为推动藏区教育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的骨干力量。

一瞬定格,一念永恒。好老师,就该是他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