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6期(总第3073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读书会感谢一路有你
叙永县江门镇中心小学校 钟金志
《教育导报》2017年第56期(总第3073期) 导报四版

2011年秋,我作为一名新老师,来到了位于叙永县最南端的水潦乡坛厂九校。不久,我有幸在坛厂读书会第81期活动上被正式接纳为读书会会员,那时,正值读书会创办10周年。而今,一纸调令,我从叙永县最南端的水潦彝乡来到最北部的江门古寨,但我始终以身为坛厂读书会一员而自居,而自豪。

坛厂读书会是由副校长肖飞等诗词爱好者发起成立的,不久后就显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大量教师加入读书会,读书风气感染了整个校园。

我在诗词和古文方面向来是个外行,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会员平时自学,每月聚会时,以读、背、讲、写、评为活动主线,展示作品,圈点评判;诵读经典,有背有解;行酒令,即兴发挥。

读书,学习和写作在这里不再仅仅是一种兴趣和爱好,也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为了上交每期读书会布置的“作业”,我们早早地就开始了准备工作,读诗歌,背古文,写文章,只为在下一期的读书会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精彩。那时,我常常为詹玉珍老师一遍又一遍读背诗词的执著所感动;为陈泽刚老师不厌其烦修改诗稿的热忱所感动;为李朝芬老师虔诚的学习态度所感动;为许定位老师别出心裁的诗作感动……

犹记得,就在那段容易感动的时光里,我学习着,我进步着,我快乐着。还记得校长杨德尧带着我们读《论语》时的情景吗?还记得副校长肖飞为我们指导并点评作品时的认真态度吗?还记得老师们为了某首作品里的一个字用得恰当与否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吗?还记得大家为读书会发展而纷纷献言献策时的情景吗?记得,我都记得。

为了让会员们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肖校长们时不时带着我们外出采风,金龟山、大香沟、落普河、思源池、岔河大堰、狮子山、落马洞……留下了我们读书会的足迹,也就是在这段时光,大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我的写作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长足的进步。

回忆初入读书会时,自己的写作是很被动的,很多散文都在无病呻吟,没有生活的感悟,没有真情实感,为了“应付”读书会活动布置的作业,我甚至上交了些“陈年货色”来敷衍,不懂诗词格律的我,写的蹩脚诗词也以次充好,草草了事。现在想想,仍然惭愧依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一期又一期的读书会活动中阅读,学习,被读书会会员们的执著和勤奋感动,他们总是充满激情,虽生活清贫,却力求精神富足;三杯两盏淡酒,亦足以畅叙诗情。他们还深入田间地头,采风民俗,做客农家,这才是真正诗意的生活!渐渐地,我学会了在生活中寻觅写作的素材,在真情中获得创作的灵魂,走出书斋,灵感不再难得,真如肖校长所说:“只要真性情,一切都可以写!”

也许,当今的社会太过浮躁,愿意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写作的人渐渐少了,功利化、碎片化、快餐化越来越普遍了,但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坚守这块心灵的净土,捍卫它、呵护它。

感谢读书会,感谢一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