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7期(总第307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与其磨破嘴皮说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让学生在教育中找到出路
■本报记者杨钢屈辉鲁磊
《教育导报》2017年第57期(总第3074期) 导报一版

六月,石渠县迎来了一年中短暂的春天。这个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角,与青海玉树州、西藏昌都地区毗邻的地方,头顶着多个“四川之最”:位置最偏远,距离省会成都1000余公里;面积最大,辖区达25191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

对于久居平原的内地人来说,高海拔意味着高寒、缺氧,许多第一次到石渠的人,多会有通宵难以入眠的体验。对于世居于此的藏族人,高海拔却馈赠给他们珍贵的礼物——冬虫夏草。在一定范围内,海拔越高,虫草品质越好。

每年五月底六月初的二十多天,是石渠县采挖虫草的“黄金期”。因为小孩匍匐在草地上找虫草比成人灵活,且眼睛更尖”。过去,当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跟随父母上山挖虫草,学生季节性流失严重。

姬春海是石渠县新荣乡政府的文书,下乡宣传教育政策,动员牧民子女入学,是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控辍保学已经成为了当地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

“上学?娃娃毕业如果找不到工作,盘腿也打不来了,糌粑也吃不来了,牛也吆不来了,上啥子学嘛!”这样的抱怨让姬春海常常语塞。

一头是牧民眼前的生计,一头是短时间难以见效的教育投入,如何让他们转变观念,为孩子的长远着想,是牧区控辍保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与其说千遍万遍,不如让群众看到成果,由触动变行动。”石渠县教体局局长土登泽仁说,2010年以来,他们开始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探索牧区紧缺人才定向招录机制。

土登泽仁所说的“定向招录”,其实与免费师范生培养机制类似。县上跟州职校合作,由州职校专项招录、培养畜牧医学、园艺等专业学生,学生毕业后又回到县里相关行业、岗位,完成服务年限。既解决了高海拔地区紧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难题,又实现了学生就业,让群众切切实实看到教育带来的“出路”。

当18岁的措姆把自己攒了4个月的17000元工资递给父亲白玛次仁时,父亲泪水纵横,连说:“给你存着!”

措姆的家在尼呷镇二村,和当地每一户村民一样,放牧牦牛和采挖虫草,是他们的生活来源。按照当地习俗,牦牛不能宰杀和买卖,只能供应一家人牛毛和奶。

挖虫草成了措姆一家经济支柱,年成好的时候,她家一季可以有数万元的收入。而现在,虫草越来越少。

2013年,初中毕业的措姆遇到了首批“定向招录”,她想出去“闯闯”,便和家人反复商量,报考了与自己家庭生活相关的畜牧兽医专业。

措姆家的牦牛最多时有一百多头,但每年的损失很大。“牛死了,只有眼睁睁看着被野兽吃掉。”措姆说,石渠牧区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在冬天,牛没有草吃,饿死很多,另外,包虫病也很严重。

去年6月,在州职校学成归来的措姆回到石渠,在新荣乡兽医站工作,每周她都有一半时间奔波在牧场。每月扣除五险一金后,措姆拿到手的工资有近5000元,她总是给家里存4000元。

今年,石渠县“定向招录”的专业已由最初的畜牧医学拓展到农艺、养殖、护理等多个学科,招生人数也由2013年的11人,增加到83人。

土登泽仁表示,如果有更多的学生像措姆一样在教育中找到出路,老百姓对教育的观念就会慢慢发生变化,牧区教育也会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