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59期(总第307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群文阅读不能混个面熟
■朱华贤
《教育导报》2017年第59期(总第3076期) 导报三版

邻居家有个读初一的男孩,父母知道我是语文教研员后,时不时来串个门,问些题目。那天,男孩和母亲又来了,走进我的书房。男孩抬头往书架上望,指着贾平凹的《禅思美文》说,这本我看过。我觉得奇怪:你什么时候看过?老师推荐的,班级图书室里有。我又问,贾平凹的文章怎么样?他摇头:不知道。过了一会,他见我桌上有本《杂文选刊》,就翻了起来,指着其中梁晓声的《上一碗米饭的时间》说,这篇文章我们刚刚学过。哟,这篇也读过?他说,是老师在大屏幕上要我们快速浏览的。你书读得还不少嘛。他解释说,在群文阅读呀,读一篇课文后,都要跟出三四篇其他文章。我问:你觉得梁晓声的这篇写得好不好?他点点头。好在哪里?他摇头,没吭声。我又问:这是一篇记叙文,是吧?为什么《杂文选刊》选了进去?他一脸茫然。

男孩走后,我开始思考,关于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眼下相当流行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无论是中学或小学的课堂上都在实施和推广,教研部门也在积极倡导。其目的是提倡读得多,越多越好。对中小学生而言,真的是读得越多越好吗?多是广度上说的,读书,有没有深度上的要求呢?我以为,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应该互相兼顾,既不能为了深度而只是钻研教材中的那几篇课文,也不能为了广度而漫无边际地寻找许多课外文章提供或推荐给学生,要他们蜻蜓点水地浏览。阅读的真正意义有四个层次:了解、吸收、消化、运用。了解是最低层次的,把书本中的营养吸收并转换成自己的能力,然后运用,这才是高层次的。浮光掠影地浏览,只是粗略的了解,只是混个面熟,其意义不大。弄得不好,还可能促使学生滋长这样的心理:原来阅读可这么潦草、轻松、快速。我可以算“读书破万卷”了吧。这无疑是一种浮躁的心态。

对许多书都知道个皮毛,有点儿面熟,可没有几本是细读、深读、重读过的,结果肯定是“书到用时方恨浮”。有些书,识个皮毛,是够了,但有些书,必须静静地细读,必须深深地研读;有些文,可以轻松地读,但有些文,必须艰难地啃。轻松地读,得到的可能轻薄如烟;艰难地啃,获取的可能厚重如玉。

我不反对群文阅读,我只是反对那种只讲形式不求实效的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之“群”怎么组建?其实是大有讲究的。这个群,不是拉郎配,不是大杂烩。否则,就不会有1+1>2的效果,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

现在流行的群文阅读,通常着眼于阅读的广度,比如学习毕淑敏的《学会看病》时,就出示毕淑敏的其他散文两三篇,一道学,这是着眼于作家的群文;再比如学了《桥》这篇小小说时,再选择另外两三篇别的小小说,一块儿读,这是着眼于文体的群文。着眼于广度的群文,是量的累积。课堂上毕竟时间有限,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群的阅读,有时不免浅尝辄止,如果这个群更大一些,就难免泛泛而读。能不能从质的深度上来考虑群文阅读呢?比如选择一组文章,着重探讨某一个主题,通过比较,深入研究某一问题。这是否也可以成为有关群文阅读的新思路呢?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