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63期(总第308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40名川渝学生体验中医药文化之美
■本报记者杜蕾文/图
《教育导报》2017年第63期(总第3080期) 导报一版

感受中医望闻问切识病的博大精深,体会一花一草皆入药的神秘莫测,见证针灸提插捻转行补泻的神奇手法。……日前,来自四川、重庆29所中学的40名高三毕业生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参与为期3天的“川渝高考学子中医药文化体验营”,展开中医药文化奇妙之旅。

参观药用植物园,直呼长知识

“哪位同学来闻闻这片叶子,说说它和你们平时吃的什么味道很接近?”“口香糖!”开营第一天,营员们来到了学校温江校区的药用植物园,在药学院老师带领下,亲身体验、观察药用植物。

园内种满了各类中药材,大家在老师的指引下沿着小径参观、学习,听老师细细讲解园内植物的外形、种属、入药部位、功效以及在野外的一些辨别小经验。“那株紫色植物我家阳台也种了,没想到居然是中药材,老师说它叫紫鸭跖草。”来自成都的营员张弋戈大呼自己长知识了。

药植园有哪些珍贵药材,平时如何守护园中药材安全,怎么区分相似植物……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均得到耐心详细的解答。“两种植物外观很相似,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可能属于同一科。”药学院教师刘薇告诉营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植物的叶子、花蕊等细处着手观察,例如眼前的两种植物,一种叶子上有紫斑,而另一种没有,就是它们的区别点。“以后如果大家要学习植物学,你们的老师还会教你们如何进一步区分。”

营员们还参观了国家唯一一所建在高校的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等原因,四川几十种野生药材产量萎缩,因此,这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应运而生,以保存生物多样性。”一名老师向大家介绍道。

在寒气逼人的地下室里,老师向同学们解说着种子入库的流程,包括接收、核对信息还有种子净选、萌发实验、留样等等,以及各类库房不同的保存温度和种子贮藏的大致情况。不少营员边听边做记录,对中医药有了更深了解。

制作滴丸体验针灸

除了煎药熬汤,中药还有其他用法吗?活动中,营员们来到药学楼三楼的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参观液相实验,了解药物成分检测的大概流程,并在教学科科长何瑶的指导下,两人为一组,亲手制作盐酸黄连素滴丸。

实验中,大家一一换上了实验用的白大褂,洗手、消毒,跟着老师教授的步骤,将提取物小心地放入特定的基质中。整个过程里,营员们严谨细致,没有一丝马虎,最终大家都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制作出滴丸。

“过去我对中药的制作过程一直停留在把中药材熬煮成水的认识,这次体验真是大开眼界,原来中药有这么多制作形式。”一名营员对记者说。

3天时间里,营员们还亲身体验了针灸推拿的奥妙。

“有谁自告奋勇想感受下针灸?可以举手。”为同学们讲解了人体经脉和穴位后,老师提出让大家体验一下。“我!我!”营员们反应热烈,一名男生抢先冲到座位上坐了下来,进行体验。

老师还演示了推拿技术,按、摩、推、拿、揉、捏、颤、打,他将常见的几种按摩手一一展现,并向大家介绍“牙疼可以按手缓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通过按穴位可调整胎儿体位”等等,让营员们十分惊叹。随后,大家还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推拿。

“三天的体验营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一花一草皆入药的神奇,也看到了中医药的魅力。”来自重庆市实验中学的邓鹏程说,希望有机会能成为一名中医药专业的学生,继续深入体会中医药的美好。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高中毕业生观察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