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65期(总第308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立体阅读:破解语文教学低效而无趣的困局
■成都市第七中学 杨元林
《教育导报》2017年第65期(总第3082期) 导报三版
近几十年,语文教学饱受诟病。从语文味的缺失到假语文的盛行,从“语文味”的呼吁到“真语文”的大旗高举,在批判中重建,重建中又遭受批判。有人说,语文课教学时间最长,教学效果却最差;似乎应该为最具美感的学科,实际中却最缺乏美感。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语文教学该怎样摆脱无趣和无效?

笔者认为,立体阅读,能有效训练语文的能力,实现语文的审美,从而在较大程度上解决问题。

所谓立体阅读,是相对于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结论性平面化阅读而言的;是在读懂文章思路与意旨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体会文章写作过程的思维技能与策略;是从信息结论的平面关注转向纵深立体的分析与学习。

如果阅读的焦点在于理解文章的意旨或筛选文章的信息,我们称之为点状阅读;如果阅读的焦点在于分析文本信息系统,以此获得对文本的结构化理解,我们称之为平面阅读;如果阅读的焦点不限于平面的结构化解读,还要纵深下去,欣赏并学习作者的立意和表达过程,从而实现语文审美,获得语文能力的启发和提升,我们就称其为立体阅读。

立体阅读凸显语文特质

语文学科的直接内容,是语言文字作品的读赏与写作能力。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与以获取知识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有不同的侧重与焦点。

在非语文课程中,阅读目的大都是获取信息或知识,语言文字只是凭借,是手段,是捕鱼之筌,是过河之桥。这样的阅读,需要得意忘言,得鱼忘筌。

而在语文课程中,阅读的目的,在于提高读赏和写作能力,是为捕鱼造筌,为过河筑桥。其焦点在于,怎样确保信息获取得准确或系统,分析和学习作者是怎样想出、写好这个意思的。这正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与本体。

实行立体阅读,才让语文课程中的阅读与其他学科或者生活中的阅读区别开来,从而具有语文学科的特质。

特级教师褚树荣说:“不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演讲课、美术课、多媒体演示课、课外活动课,而上成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读书课,能让孩子好好读书,不折腾孩子,这是一堂语文课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褚树荣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非语文化问题,提出纠正语文教学的浮华,回到阅读和学习的朴素状态,是清晰而清醒的。但仅仅“好好读书”是不够的,还不足以将语文课堂与别的课堂区别开来,没有咬准语文教学的特质和核心。语文课堂还需要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语文方面的学习和训练。立体阅读,才是“好好学语文”。

立体阅读厚实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为学习语文而存在的,理应聚焦于学习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

近来,有老师提出“裸读”“原初阅读”“文本细读”,主张直接面对文本,解读文本,反对知人论世与背景先行,期望能切实关注并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正是这个群体,在语文教学“假语文”“无语文”现象泛滥的今天,将语文教学扳回到语文的道路上来。

但文本解读并不是语文的全部。随着学生年级的推进,解读文本能力的提高,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渐降低,在中学阶段及以后,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更高级的语文能力。解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对文本以及文本的产生有更深入的认识。指向解读的阅读,强调解读结果的精准,解读过程的科学,是文章成品的平面分析,还不足以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文章。文章的意义在文本内,但文本的意义里也蕴含于文本的语境。在清晰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本的语境,是更深入、更全面地解读所必须的。在这一点上,知人论世在解读中仍然有着重要意义。但一篇文章的语文价值,不止于此,还在于作者在这种背景下,是如何思考和表达的。

立体阅读,即从写作背景与起点出发,去探究作者的思考和写作过程,从而获得思考和表达的启发,学习作者在思考和写作中的技能与策略。这,或许才是更有效的语文学习。

作为课文的文章,一般是精心挑选出的经典文章和优秀范本,文章成品背后,蕴含着语文能力杰出者卓越的思考与智慧的表达,这些思考和表达,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是宝贵的内容。学习像课文作者一样去思考和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把焦点放在文章意旨和结果,而忽视了文章得以形成的技能与策略,实在是买椟还珠。

立体阅读,是对椟中珠玉的珍视,是对课文的真实而深入的学习。

立体阅读落实语文审美

阅读审美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阅读审美教育,已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但《近十年我国中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研究综述》作者钱苗在文章中指出,阅读审美相关的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摘抄、诠释方针政策和新课标层面上,缺乏在实践层面上的实现条件、操作保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脱节,有的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有的只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

语文教学,急需理论上更透辟、实践上更有效的美学和语文美学思想。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提出的时空美学,认为美和审美的本体在“心灵时空”,有两种基本的审美路径:形式“直观”和内容“折射”。这些美学发现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和建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素养,提供了切实的理论指导。

时空美学认为,美存在于思维空间和心灵空间的顿然拓展之中。阅读中,只有分析出文本内容的思维空间、情感空间及其不断的拓展,并体会到给自己带来的空间拓展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内容之美,完成内容审美。文本内容的美,存在于读者意旨解读过程中思维空间、情感空间的拓展,更存在于作者意旨产生过程中思维空间、情感空间的不断拓展。

只有分析出文本形式中的表达智慧和表现艺术,并体会出给读者带来的空间拓展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形式之美,完成形式审美。现在语文课堂里常见的概括写作特点与找出表达手法,寻找静止的结论,并不能带来美感,这个教学环节也没有真正的审美活动。

没有分析文章内容与形式产生过程的立体阅读,审美阅读和阅读中的审美就无法真正落实和彻底实现。从前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和现在语文教学中“非语文”“反语文”的盛行,大都是没有进入到立体阅读,没有让学生真正进入阅读审美。

立体阅读强调写作分析

立体阅读,是在理解文章之后,再对文章进行写作分析。其目的是:超越信息获取式阅读的单薄,挖掘文章更重要、更丰厚的语文课程内容,让阅读教学更厚实,并落实阅读审美。

语文课程中,学习一篇课文不光是,甚至不主要是读懂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而是让学生学习怎么读懂并予以训练,更是欣赏并学习作者的立意和表达。

比如《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我们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了文章旨在宣扬仁政王道思想。学习到此为止吗?如果到此为止,学生学到了什么?仅仅是了解了孟子有这个思想。这与历史学科、政治学科上的阅读,甚至与休闲消遣的阅读,没有什么区别,并没有让学生学到语文。

怎么学到语文?语文在哪里?语文不在于知道孟子说了什么思想,而在于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字,领会到这个思想的过程与方法,更在于揣摩和学习这段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其立意和表达阶段各有哪些思考方法、路径和策略。

孟子仁政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方面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孟子思考导致这种现实状况的原因,认为是儒家礼乐思想的毁坏,他找到一个针对性的策略——重建儒家仁爱之道,施行仁政。这种思维方法和过程,是先探究原因,再根据原因寻求对策,简称为探因求策。

另一方面,是孟子从当时盛行的思想状况出发,在思想理论发展上求索开创的结果。

孟子所在的时期,思想状况是怎样的呢?孟子是在什么思想背景下开始思考的呢?孟子对此作了说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的思想是通过批判杨墨,继承孔子而产生的。梳理这个过程,可以发现《寡人之于国也》主旨产生的方法、路径和策略,从而学到怎么立意,怎么产生更好的观点。孟子从现象探析本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子思想是对立的,孟子却在对立的表面下,看到他们共同的本质“禽兽也”,即杨墨都违背了人性人情。针对此,孟子特别强调人性本善,孝悌可行。

孟子执两用中,执中而权。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杨墨都走了极端,子莫执中而无权。墨子认为人是可以有爱的,这是对的,而他认为所有人都可以兼爱天下,这又是不切实际的;杨朱认为绝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去爱天下,这是符合实际的,但要求所有人都彻底地只顾自己,这又是不合人情人性的。两者都走了极端,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孟子采用了执两用中、执中而权的思想方法,认为要有爱,但要从身边做起,逐渐推开,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申之以孝悌之义”,实行仁爱之政。仁政思想得以产生。

了解孟子的观点重要,这是阅读理解,是语文;体会孟子寻求观点的思考之路,以及孟子透过现象探求本质,执两用中、执中而权的思想方法,从而学习孟子思想立意的路径与策略,这或许更重要,更是语文。

阅读教学,还要分析作者在这个意确立之后,是怎么表达成文的。欣赏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路径和策略。

语文教学里,对文本进行写作过程的分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把握文章思想的产生与表达,这是更深入、更立体、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充分挖掘课文的课程内容,充分欣赏到文章中的思维情感和艺术表达之美,才能给学习者带来语文方面切实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