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67期(总第308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架通教育的环岛
——体制内外教育如何共生共长
■本报记者殷樱
《教育导报》2017年第67期(总第3084期) 导报二版

(薛红伟 绘)

关注体制内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特别报道(下)

编者按

上一期“深度”,本报采写了3名从国内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毕业的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引发了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热议。体制外的多元教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在公立学校仍然是主流教育形态的当下,民办学校、国际学校、家庭私塾等民间教育力量的兴起,也给传统学校带来一定影响。不少公立学校的老师正在借助校外资源让教室变得更“辽阔”,也有校外机构正尝试搭建起体制内外教育交流、对话的桥梁。

本期,我们继续关注体制内外教育如何在碰撞中走向融合,教育模式如何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如何在相互交流中共生共长。我们希望借此报道为体制内外的教育工作者带来思考与启迪:怎样打破体制内外教育间的藩篱,构建起一个开放、互通的教育环岛。

架通教育的环岛

——体制内外教育如何共生共长

无论是自然课程、“小岛课程”,还是推广班级阅读,白雪不断尝试着将校外资源为我所用,拓宽教与学的宽度。她认为,自己只是那个想给学校教育“开扇窗”的人。

去参加过一次体制外的校长培训班,李彤看到了学校之外的多元教育,她没想到有一群人在用另一种方式做教育,冲击了她过往的观念。从此以后,她不断鼓励自己学校的老师也走出去“瞧一瞧”、“看一看”。

今年初,从公立学校“出走”的李勇,声称自己是为了更好地进入公立学校体系,寻找想改变的老师和校长,一起打破学校“围墙”,让社会资源进来,触发革新。他认为,真正热爱教育,就不要只做一个教育的批判者,而是做一个建设者。

做一个Uber式的教师

为学校教育开扇“窗”

在白雪看来,和生活脱离的课程只是“过家家”,多跨一步就能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中成长,学会生活。她深谙其道,并不断尝试跨出这一步。

白雪是成都市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应邀在进行课程研发和策划的校外机构“问对教育”担任周末兼职教师。在“问对教育”的经历,白雪看到了校外教育资源的力量,这股力量可以让教室变得很“辽阔”。

去年11月,在与校外机构的合作下,白雪带自己班的学生去成都南郊开展“小岛课堂”,尝试了一次三天两夜的校外学习体验,启发大家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同时,她还带着学生做“微店微公益”项目,开设“蜗牛电台”,还联系了一个支持阅读推广的公益组织——微笑书库,给孩子们提供阅读平台。

很多课程白雪都引入了外来的力量。作为一名老师,她懂得如何借力,让好的教育资源进入学校,受益学生。白雪认为,教育本应是一件社会、学校、家庭都参与的事,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一个人的能量并不大。我有了尝试,大家觉得好,就会主动思考、参与进来。”白雪说,如今,一些原本只在自己班开设的课程成为年级课程,甚至延展到全校各个年级。与此同时,她被“委以重任”担任学校课程开发中心的负责人。

该校校长李蓓希望,白雪能够“裹挟”更多的老师,为全校孩子设计更丰富的课程,让学校教育愈加精彩。

“要努力学会做一个Uber式的教师。”白雪认为,教师要学习与外界互动,开放式地链接资源,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社会即学校。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好的教育都是相通的。“只需要捅破那层纸,民间力量就能激活体制内的老师,给学校老师开一扇‘窗户’。”

如果说,一个老师的改变能给学校带来活力,那一个校长的改变则有可能影响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

成都市晋阳小学校长李彤长期呆在体制内,在一次体制外的校长培训班上,她见到了学校围墙之外的教育新景象:小微学校、私塾模式、在家上学等等,这些新型教育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民间社会力量让教育模式百花齐放,“也让我视野更开阔,想法更丰富。”她说。

谈及那次培训班的经历,李彤记忆犹新。她说,讲课者不仅有教育专家,还有很多跨界人士,比如研究国际关系的、讲互联网+的、搞金融的、研究哲学等,站在教育之外看教育,这对教育者恰恰是另一种思想启迪。

跟以往体制内的教师培训相比,李彤坦言,这种教师培训的方式更活跃,也更有针对性,更鼓励参与式的互动。它不会仅仅讲单一的教法和课程,还会讲到教育之外的东西,能拓宽视野。

有了那次经历,李彤一直在关注着“外面的世界”。同时,她不断派学校的一线教师出去参加培训班。“明显能感觉到,那些老师在活动中表现更积极,也比以前更爱看书。”李彤说,教师需要的是内在驱动力,才能从主观上改变自己,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教学压力。

作为校长,李彤也在努力成长。有了更宽的视野,她看待学生和家长的眼光不一样了,心态也不一样,并对此调整了教学管理方法。她希望,师生要共同成长,学生和老师在学校不仅要有收获,还要感到有尊严。对于一所学校也是,它需要一种自我完善、不断学习的学习型文化。

拥抱差异 取长补短

在碰撞中走向融合

“我们的学校老师,大多安于现状,在围墙内不愿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更关心课堂本身和学习技巧。”李勇表示,公立学校是主流群体,把目标朝向体制内的校长和老师,只有先去改变他们,才能改变教育现状。

曾任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校长的李勇,今年初正式从学校辞职,来到问对教育智库担任理事长,希望借此搭建一个让体制内外教育进行交流、对话的桥梁。近期,该平台做了一期针对学校班主任培训的“船长计划”,邀请了体制内的特级教师和学科名师,体制外的独立教师、财商教育专家等来给老师们上课。

“我们希望老师的视野更开阔,而不是局限于书本和学校。”李勇说,现在的老师缺乏通识教育,要培养老师思辨的东西,课程中会引入了哲学思维激发老师去思考。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把教育局限在学校,隔离在围墙内,让学校成为孤岛,这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李勇引用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说,社会资源开始向教育进入,学校应该尝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拒之门外。

目前,一些学校也正在和校外机构尝试合作。蔡洁是一家从事教育戏剧的校外机构创始人,她告诉记者,近两年该机构与成都好几所学校进行了教育戏剧课程的合作,每年还开设教师培训班,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加入其中。

蔡洁说,他们进入学校是以戏剧与阅读的方式开展课程,比如读“西游记”原著等。在第一节课上,很多学生会提到:“这个阅读理解在文中找不到答案,也没有关键词。”而蔡洁团队的教育理念是只给学生提问题,不提供标准答案。几次课的引导下来,学生开始懂得自由思考,比如有学生会问到“孙悟空是不是不愿意保护唐僧”之类的问题。学生的变化也给体制内的老师带来了教学方式上的反思。

当成都华德福学校校长李泽武被邀请到公立学校开讲座,也释放出一种信号:民间教育力量正在崛起,并开始慢慢被接纳。李泽武表示,近几年,公立学校来取经的人越来越多,来华德福培训学校的老师也不乏很多体制内的人,多元教育正渐渐被大众接受。

公办学校可以实施华德福教育吗?在李泽武看来,首先是理念的启发,学校如何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尝试艺术化的教学;其次是可借助故事、绘画、手工等方式去引发学生乐学、愿学。多元化的包容,才能让学校拥有更大的格局,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在体制内,有些事情也是可以做到的。”李勇就表示,自己在同辉国际学校时,就曾借鉴过华德福的教育方式,在学校开设木工课、陶艺坊,也建有自己的农场。体制内教育要有开放的精神,只有打破封闭的状态才可能生长。

是不是体制外的教育一定就比体制内的好?李勇认为,体制内的教育并不是一无是处,现在有的人太偏激。正如李彤所说,体制外的教育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其规范性和系统性有待完善。公立学校可以从管理思想和课程建设上进行借鉴,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盘照搬也不科学。

当华德福教育与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和碰撞,成都华德福学校也在尝试高中教育,也为愿意在国内高考的学生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成都华德福学校老师黄燕说,课程会覆盖公立体系的知识点,在高考前也会进行针对性地突击训练。“华德福学生的出路不仅仅是出国,如果有意愿留在国内念大学的学生,希望他们也有能力去冲刺高考。”

在李彤看来,体制内外的教育各有千秋,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去拥抱差异化,在碰撞中取长补短,慢慢走向更加融合的状态。

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

未来学校:开放式的学习中心

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等地,有别于传统学校的新型教育模式正在快速兴起,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很多元,有偏重国学的、有追随华德福的、有美式教育的,等等。而小微学校更是在这几年迅速发展起来。

“从今年开始,我们这个微型的全日制学校终于有了名字。好奇心是一切学习的起点。好奇学校是一所自由和开放的学校。我们的教室不止是这里,还有整个城市,我们的教材是所有的书,我们向网络学习,也向大自然学习。”这是今年初成都一所名为“好奇学校”的开学致辞。这所微型学校的创始人池晓表示,最好的学习就是自学。在好奇学校,有一些最基础的东西他们会不断地强调,那就是阅读、运动、网络、英语和创作。第一批学生不仅是来此学习,也是与学校共同解决问题。“好奇学校还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个性化教育是目前教育创新的潮流,其背后是支持个性化教育的家长需求。李勇表示,如今的社会更加包容,家长对教育的追求更加多元。在成都目前已经出现了游学式、家庭式、作坊式的教育形态,同时衍化出不同形态的教师,比如独立教师的存在,这对学校教师带来了挑战。

学校的核心资产是教师,只有撬动他们,才能引发教育改革。面对体制外的种种新奇与诱惑,一部分老师选择了“出走”。而倡导做Uber式教师的白雪表示,会依然留在体制内做老师,“毕竟更多的学生在公立学校的环境下学习,我想去改变更多的人。但是,自己的思想和教学资源并没有局限在学校的围墙内。”

即使未来的学校形式会越来越多元,李彤也选择坚守在公立学校。“个性化教育是小众,在面对大众的公立学校,更多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老师去传授知识。”

不管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对于一位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的是不断的自我成长。

“教了两个班的高三,完成了持续两年多的人文艺术公益讲座、行走课堂诗歌课、历史解读书稿;录制了宋词视频课,给两家杂志写专栏……”日前,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金牌擂主、成都市新都一中的语文教师夏昆在朋友圈感慨,“这学期做的事情有点多。”

夏昆长期坚持在学校教学中开展人文艺术实践,除了语文课之外,他还系统地开设了音乐鉴赏课、诗词鉴赏课以及电影鉴赏课。不仅在体制内游刃有余,他还长期活跃在体制外的教育活动中。“作为一个体制内的老师,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做自己喜欢做的教育,未尝不可。”他说。

教育方式是多元的,教师形式也可以多元化,在这个忙碌的老师身上,我们也许看到了一个未来教师的样子。那未来学校将是怎样的呢?

传统的学校正面临挑战,未来将会出现学习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日前在一次高峰论坛上表示,现在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封闭的闭环或者说相对封闭的王国,但是未来的学习中心将会是一个环岛,彼此之间是互通的。它将打破教育壁垒,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朱永新认为,现在全国有3000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未来会有一个总的学习中心。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心选择课程,也可以相互选择课程、相互承认学分,教师也可以跨越学习中心进行指导,共同构成一个学习社区。考试将会走向描述、诊断、咨询,教师也将更加开放多元。未来学习中心将采取政府学习券与个人付费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外包和政府采购,将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