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72期(总第3089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新闻纵深 开学,你攀比了吗?
《教育导报》2017年第72期(总第3089期) 导报二版
“我这个书包是日本代购的,你的呢?”“你暑期去哪玩了?我出国了呢。”“你暑假有没有上英语培训班?”……又是一年开学季,学生开学的寒暄几乎都在关注暑期生活,许多学校还会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暑期见闻。无意间,暑期旅游、上培训班等,都成了孩子们“炫耀”的项目,再比比日常用的书包、文具等,更是不在话下。

开学,孩子们、家长们攀比了吗?为孩子们置办开学行头,家长花了多少钱?暑期带孩子旅行,是不是成为了一种“规定动作”?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一场“开学经济”调查。

“开学经济”骤然升温学生

“装备”都要国外代购?

“只要有需要,能帮助孩子学习,我都愿意为孩子买。”开学前夕,家长和学生们忙着购置开学装备”,学生消费市场火爆。记者发现,在多家商场的学生用品柜台都打出了各种促销广告。此外,各大电商平台也推出“开学大礼包”、开学必备神器”等活动,将“开学经济”越炒越火。

“钢笔要买德国某品牌的,书包要托人去日本或韩国代购,连学生水壶都要是牌子货。”成都一位小学家长吴女士说,开学装备俨然成了大家互相攀比的工具。对比过去的开学“老三样”:铅笔、橡皮、文具盒,如今许多中小学生在开学前,则倾向于购买电子词典、学习机、智能手表、 ipad等电子产品。而对于钢笔、书包这类必需品,不少家长更倾向于买洋品牌。“开学经济”的背后,逐渐显露出的是家长之间、学生之间消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隐忧。

为了避免攀比之风,不少学校也在对家长进行引导。叶宗秀的孩子今年上初一,她告诉记者,除了必要的书包、文具之外,她应学校要求给孩子买了 IPAD,也是唯一的电子产品。“学校在新生家长会中就会告诉家长,学习用具一切从简,避免花哨,以免让孩子学习分心。家长们也非常尊重学校的意愿。”她说。

“小学生或初中生如果出现攀比心理,可能源于大人。”叶宗秀告诉记者,在新生家长会上,校长分享的一个小插曲让她记忆颇深。就在开会前,某位家长等得有些不耐烦,突然大声抱怨,“你们中国人做事就是这个样子吗?”一句话让周围家长一头雾水,一个中国面孔,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人,怎么一副外国人的口气?后来细想,兴许是近期拿了绿卡,或本身就是华侨。

“校长也怕家长的一些社会风气,或攀比心理影响孩子,所以在当天会上就对家长进行了不点名批评。无论孩子在哪里上学,家庭条件如何,教育者肯定都希望孩子拥有博大的胸怀。”叶宗秀对新学校校长的教育理念非常认可。

这之后,叶宗秀与其他家长开始筹办起了家委会,发现问题也不少。由于学校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住校,住宿的标准、牛奶的品牌,都成了家长关心的“重大事情”。有的家长直接在群里表示,“我家孩子一定要喝某品牌的牛奶。”还有家长抱怨,寝室没有蚊帐,孩子容易被蚊子咬,“我要给我家孩子弄个蚊帐!”

在一些幼儿园,学校直接给孩子统一了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对于“开学经济”“学生攀比”,成都二十幼保教主任刁平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并不存在。“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给他买1000块和10块钱的东西是一样的,关键是他喜不喜欢。”刁平说,孩子之间的“攀比”特别单纯,比谁的裙子转起来更大、比谁的衣服颜色好看、比谁的书包上有亮片。“物质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家长不要有攀比之心。”

“假期游”变“攀比游”

“没出国就不能聊到一块儿去?”

“我去了美国玩”、“我去了欧洲十日游”、“我参加了一个英国游学夏令营”……开学第一天,学生都开始分享自己的旅行心得,暑假国外游已经成为时下流行的趋势。

暑假刚开始,杨女士的朋友圈便充满着大量晒图,有国外游、也有港澳游,都是孩子同学家长发的,晒美景、晒美食、晒购物,“不想关注都不行。”杨女士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孩子班上就有很多同学出国玩,回家就常常跟我讲,谁又去了哪,那有什么好玩儿,言语中充满了羡慕。”

为了不让孩子有落差感,杨女士根据自家的情况,暑假带着儿子去了泰国玩,“玩了一个出国入门级的国家,除了让他开开眼界,也希望能和同学聊到一块儿去。”杨女士无奈地说,孩子朋友圈都是这样的氛围,如果你不加入很容易被排挤,“我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处在鄙视链的低端。”

旅游和游学本以实践为目的,而如今的暑假出游和游学,往往带有不少的功利性和攀比性,不多家长只重结果和展示,攀比盛行。除了家长之间的攀比,一些学校也加入其中。

李跃兰(化名)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朋友圈加了很多学校校长和老师。暑假期间,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去海外研学旅行,特别是在一些私立学校,这已经成为暑假的必备项目,目的地也多是美国、英国、澳洲等地。“在这些学校,如果有孩子不参加这些项目,是不是更容易被边缘化?这样的研学旅行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又或者说是学校为了迎合爱攀比的家长呢?”李跃兰说。

暑假去哪儿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而不是家长、学校说了算。家住攀枝花市的小兴今年高三毕业,父母看到周围家庭都带着孩子外出旅行,也请了两周假准备带小兴出国旅行,可小兴却拒绝了父母的提议。

“他爸爸计划好了路线,可是孩子偏不去,说景区没啥意思,想吃苦锻炼锻炼自己,去徒步。”母亲李女士说,最后他们和小兴一起去了周边没开发的山里,爬山、徒步,见识了偏远山村的落后和寂寞,也认识了不少农作物。

小兴确实缺失吃苦教育,平常因为学业紧张,家里尽量满足他的各种要求。这次孩子自己提出不出国旅游而是想去艰苦的地方,让李女士觉得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儿子,“我觉得很开心。”

然而,对于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唐宇涵来讲,妈妈售卖家具,爸爸则是装修工人,没富裕的时间,也没富裕的钱带着她到处去旅游。她说,班上经常有同学分享自己的旅游心得,和沿途美景,听着一件件新奇的故事,描述的美丽景色,唐宇涵只有羡慕的份儿。但她并不会因此产生失落,“我认为,今天,我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我可以靠自己挣钱出去旅游,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说。

假期变身“第三学期”

兴趣和特长培养也要攀比?

“开学有礼”、“开学报名送课时”……开学季,也迎来各大校外培训机构的促销大战,同行之间争夺生源,竞争激烈。

这些辅导班、培训班的价格不菲,每个班收费从千元到数万元不等。面对五花八门的机构,家长也难选择。记者通过了解,口碑和学费的高低成为家长衡量培训机构质量的标准。

“我们都是打听其他同学报的什么培训机构,我们也跟着报。”小学家长丁世杰说,他家孩子报的奥数班就是其他家长推荐的,目前,正在纠结报哪个英语培训班。

“其他同学都报了补习班,我们不报不就落后了嘛?”丁世杰表示,如果现在不把英语抓好,以后上初中就拉开差距,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况且,现在校外补课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如果哪家孩子没有报培训班,其他家人都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之间也存在攀比。”

暑假期间,不少孩子奔波在培训班、兴趣班之间,苦涩地度过“第三学期”。家长也在接与送之间疲惫不堪。除了学业,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也逐渐成为家长攀比的资本。“你家孩子不会一两个特长的话,你都不好意思开口。”家长胡佳说,以前家长是比分数,现在是比特长,看谁的综合素质强,这就催生了课外兴趣班的“崛起”。

在家长的“明争暗斗”中,舞蹈、钢琴、绘画、游泳已经成为众多孩子课外特长班的“标配”,之后,又比的就是谁学得更专业,级别更高,拿的奖更多。为此,胡佳除了给女儿报了舞蹈和古筝,还特地上了舞蹈老师的私教课,“一节课200元,就是希望她比其他舞蹈学生学得更精。”

除了这些“标配”项目,像国际象棋、机器人编程、马术、击剑、冰球等看起来“高端大气”的校外培训项目也备受家长们的青睐。一些过去没有的项目名称也延伸出来,比如3岁幼童 CEO气质培训班、儿童全脑开发俱乐部等等,除了高昂的学费,其中也不乏一些机构制造的噱头。然而,这背后不乏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和的攀比式心态在作祟。

“家长都希望孩子好,很难抵御优质教育资源的诱惑。”家住成都市锦江区的家长张女士坦言。她的女儿媛媛今年入园,实际上,给孩子的入园准备从一年前就开始了。2岁开始,孩子就上了早教班,约半年前开始改为周一至周五上托管,周末上早教班。

“早教和托管,并不会过早地给孩子带来负担。”张女士认为,因为没有特定的学习任务,孩子是否参与,怎样参与有很大的自主性,早教和托管就是“换个地方玩”,玩中有想象、表达、合作等等,不知不觉就发展了综合素质。对于家长群体中的攀比现象,张女士认为确实存在。在媛媛的早教班,有孩子刚几个月就被送进来,一岁的孩子也并不少见。

张女士认为,凡事要量力而行,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和家中的经济能力来。曾经她也考虑过买市中心学区房,让孩子读名校,这就意味着要倾尽所有,降低现有的生活水平,一家人开了家庭大会,最终决定放弃。

“要明白家庭的承受能力在哪里。”张女士认为,这是她的原则,父母过度牺牲自己去满足孩子,压力必然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一旦学习效果不佳,“我花那么多钱,我每天工作那么辛苦”等说词就会脱口而出,“最终会把自己和孩子都逼入疯狂的状态。”

(统稿:本报记者殷樱采访:本报记者胡敏吴宇婷殷樱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