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73期(总第3090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理想、志意的传承
——读《我的老师顾随先生》
■路来森
《教育导报》2017年第73期(总第3090期) 导报四版

叶嘉莹,曾经在一段文字中,这样写师生之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有时甚至于比骨肉更亲近。因为骨肉是天生来的,是血缘的关系,而不在于个人精神、思想上有没有一种自我的选择。而师生的情谊,则是他们的理想和志意的一种传承。”

这段文字,恰好表达出了叶嘉莹与其恩师顾随之间的师生之谊:是建立在“理想、志意的一种传承”上的。

叶嘉莹新近出版的《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就是对这一点的全方位解读。

《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基本定位于“我与老师”之间:我看老师,和老师对我的影响。一个很私人化的视角。

“我看老师”,是基于“我”对老师的“认识”上。

叶嘉莹跟随老师听课,听老师讲解古典诗词;老师修改她的习作,学生时期,叶嘉莹与老师诗词唱和,深得老师赏识。后来,叶嘉莹又专门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所以,就对以古典诗词研究著称的顾随老师,有着更为深入、深切的了解。

在这一方面,叶嘉莹是主要通过总结、分析顾随先生的创作成就(诗、词、剧曲),来表现的。她写顾随先生词作水平之高,写他“诗不及词”,但后期诗作确是大有成就;许多研究顾随的人,往往忽视了顾随的剧曲创作,在该书中,叶嘉莹却对顾随的剧曲创作,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我以为先生之最大的成就是使得中国旧传统之剧曲,在内容方面有了一个崭新的突破,那就是使剧曲在搬演娱人的表现性能以外,平添了一种引人思索的哲理之象喻的意味。”“借用搬演故事之剧曲,来表达对人生之某种理念或思想。”

然而,叶嘉莹在分析顾随先生的创作成就的时候,其着重点更放在顾随先生的人格和思想上,她是通过分析老师的作品,来彰显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高度的。

例如,顾随先生正直狷介的性格、他的做人、为文的“真诚”等等。顾随先生以写古诗词著称,但其作品却是“旧瓶装新酒”,“形式是用的旧的,但思想是新思想。”他以古诗词,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用“佳人”,来象征一种美丽的品格和修养;用古诗词来表现寻常的人生道理;甚至于,在抗战期间,身在沦陷区的顾随,还以古诗词来表现自己那种不忘国耻、忧国忧民的思想。

“老师对我的影响”,则是最能表现师生之间“理想、志意传承”的部分。

师生之间,是相互的:老师赏识学生,学生更是深受老师的影响。叶嘉莹曾说:“我既因聆听先生的讲授而对诗词的评赏有了较深的体认,更因先生不断的启发和鼓励,在创作方面也有了逐渐的进步和提高。”

而且,这种影响是终生的。因此,也决定了叶嘉莹一生的治学方向——古诗词研究。

至于顾随先生,更是很早就对叶嘉莹寄予厚望。

大学毕业后,叶嘉莹南下结婚,顾先生赠诗以别,诗题曰《送嘉莹南下》:

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廿载上堂如梦呓,几人传法现优昙。

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此际泠然御风去,日明

云暗过江潭。

其中,“分明已见鹏起北,衰朽敢言吾道南”两句,最是能彰显顾随先生,对自己得意弟子所寄寓的殷殷厚望。

遗憾的是,1948年11月,叶嘉莹随夫入台;1949年5月台湾发布戒严令,从此,两岸音讯隔绝,师生二人,也断绝了音信。暌违多年,直到1970年叶嘉莹回大陆探亲,才与顾先生的女儿顾之京取得联系,也得知恩师早于上世纪60年代已然去世。

不过,叶嘉莹终是不负老师厚望,薪火相传,成为了一代诗词名家、大家。

读《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其实,让我们看到的是“两代人”的成长、成就,而这两代人的成就,正是建立在师生之谊上的,正是建立在“理想、志意的一种传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