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74期(总第309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提升社会实践的“含金量”
安徽蚌埠 杜学峰
《教育导报》2017年第74期(总第3091期) 导报三版

开学前夕,街道、社区出现家长、学生扎堆“求盖章”现象。学校布置社会实践作业,验收只认公章,一些家长和学生便到社区盖章了事。

每每假期,学校都给学生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至于活动的场所在哪里,学生如何参加实践活动等都没有具体安排,更没有老师进行追踪探访。因此,便出现了学生开学前到社区求盖章的现象。如果反问这些孩子和家长,暑期真正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吗?他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这种“实践不实践,只要有章都一样”的验证法,既达不到锻炼学生的效果,还浪费了社区办公资源,甚至教会了学生弄虚作假,得不偿失。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也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完善和提升。因此,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之真学本领,真见效果。验收只看公章的做法必须加以纠正和根除。这种没有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没有在相关社区进行实际调查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注定是不接地气的,更不利于孩子良好人格的塑造,有时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评判标准。

因此,尽快完善相关评价和审核系统,明确社会实践的边界和标准,提升社会实践的含金量,让社会实践真正“实践”起来,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只要真正让孩子假期走出家门,广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