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75期(总第309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职初教师历练记——
从青涩走向成熟
本报记者 吴宇婷
《教育导报》2017年第75期(总第3092期) 导报三版
身份意识转变是新老师入职后的第一个挑战。也许昨天他们还是大学校园的风云人物、优秀毕业生,对教师工作踌躇满志。可一旦入了职,面对毫无头绪的班级工作、个性鲜明的学生、不尽人意的课堂,他们便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老师该怎么当?学生要怎么管?课应该怎么上?无数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教师?记者采访了4名年轻教师,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分享他们的“入职第一课”。

教育的密钥是不吝啬自己的爱

每个新教师入职的前几个月都在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中度过,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教师康苗也是如此。刚当班主任的第一个月,她几乎每日“挣扎”在整理学籍卡、筹办活动、备课等事务中,迷茫又焦躁。

雪上加霜的是,康苗的班级还接纳了一名特别的学生嘟嘟(化名)。该生从小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自控能力差,养成了许多不好的行为习惯。为了改掉这些“毛病”,嘟嘟的父母去年甚至主动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因此,本该升入二年级的他,面临了人生的第一次“留级”。如何引导这位“特别”的孩子成长,成了康苗入职以来的第一个挑战。

为了获得好的教育方法,康苗经常请教老教师,还不时参考大学时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但理论与实践之间似乎总有一面厚厚的墙,无法建立有效联系。缺乏带班经验的她,只有努力爱着整个集体,不冷漠对待任何一名学生。每一件小事、每一次沟通,她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揣摩学生的心理。对嘟嘟也是如此。康苗没有将嘟嘟定义为“捣蛋鬼”,而是将他看成一个有性格的孩子,努力发掘他的闪光点,并让他感受到家人以及老师的关爱。

10月的一个晚上,康苗收到了嘟嘟妈妈发来的几段“超长语音”,分享了家里的一个小插曲。

这天晚饭时间,嘟嘟突然对妈妈说:“你和爸爸要送我去寄宿学校的决定是行不通的,不可能实现的。”妈妈惊讶孩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转念一想,应该是前几天爸爸为了督促孩子尽快改掉恶习,用寄宿学校吓唬孩子的玩笑话被孩子当了真。

不等妈妈回答,嘟嘟继续说:“我们的班主任苗苗老师很温柔,也很爱我,她不会允许你们把我从一年级二班带走的。妈妈请你相信,我一定会努力改掉坏毛病,让你们看到我的进步,让我一直留在苗苗老师的班上。”

“苗苗老师,我们很感谢您对孩子所倾注的爱,也很感恩孩子这么幸运,可以遇到您。”听到家长真诚的感谢,康苗有些惊讶,又有些感动。原来当好班主任,做好教育者的秘诀就是不吝啬自己的爱,并让孩子真切体会到老师的关爱。这是康苗入职后的“第一课”,她收获了教育的真谛,也明白了未来她如何成为更好的老师。

第一次备课写满注解,却被人说“太年轻”

成师附小万科分校语文老师李凝双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备课时,一名老教师从旁边走过,看了一眼她的教案,淡淡地说:“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备课。”看着备注满篇的书页,李凝双心里冒出无数个问号,百思不得其解。来不及寻求答案,上课铃已经响了。她只好鼓起勇气,走上讲台,开始她教师生涯的第一节课。

课上,她拿着课本一句一句地读,遇到孩子们不懂的词语就详细解释。但越解释心里越没底气。看着班上一群七八岁孩子迷茫的双眼,她无法保证孩子们能否听懂这些解释。

果然,课上到中途,孩子们的注意力散了,没人听她讲什么,都各自“玩”各自的去了。彼时正值冬天,她裹在大衣里浑身冒冷汗。整堂课到最后,她的教案几乎与学生们已经分离。下课铃响,她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如期完成了课堂内容,但课堂效果却非常失败,她对自己感到失望。

为了解决问题,她旁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惊讶地发现,老教师对于孩子们陌生的词语并不会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解释,比如词语“私塾”,他们只会告诉孩子们,“这是过去讲课的地方”,然后向孩子们展示一张“私塾”的图片或照片。李凝双这才明白为什么老教师看过她的教案后会说那样一句话。原来小孩子的形象思维非常强,陌生的词语可以依靠图片、简单的概括去处理,而不是靠详细的定义。

李凝双还发现,课堂偶尔的“沉默”也很重要,孩子们越吵,老师就越需要沉默,等孩子们察觉到“不对劲”,并慢慢将注意力从其他事物中转移到黑板上,她才继续讲课。

如今,李凝双已经开始带四年级,她不仅把控课堂游刃有余,对课堂内容的取舍也很有见解。她将“一课一得”作为目标,即一篇文章只安排一个训练点,不放置太多课程目标,以免课堂超时又无法突出重点。“新教师上课时不能只关注自己和教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让学生在课上有所参与,思想跟上进度,课堂才会真正有效。”李凝双说。

当“哥们儿”,还是当“灭绝师太”?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英语老师凌曦回想起自己刚入职时的“窘状”依然记忆犹新。

岗前培训时,凌曦与大多数学员一样有着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学生干部经验,对自己的专业能力非常自信。所以,当她得知开学后将成为班主任时,她拍拍胸脯告诉自己,“带班”就是“小 CASE”!

入职后,外向的凌曦很快与班上的学生“打成一片”,称兄道弟。学生们也很认可她,一下课就跑进办公室找她聊天,师生关系无比融洽。凌曦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融洽的关系却给班级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课上,学生们更喜欢和她聊些课外话题,关注她带来了什么新花样,做些什么小活动,根本没有人关注学习。最糟糕的是,学生们对规章制度也熟视无睹,常常犯错误,教室外的一个消火栓被毁坏多次,凌曦也因此成了教导处的“常客”。

混乱的班级情况给了凌曦一个下马威。原来,当班主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hold”住学生也不是靠过硬的专业本领以及那些曾经很厉害的奖状。

这之后,凌曦放下过去对自己的评价,重新出发,降低姿态开始学习,也开始反思,总结每个教育环节。她发现,刚入职的老师要先与学生立规矩、保持距离,让学生知晓老师的底线后才能做朋友。立规矩还应落到实处,而不是只有规矩,没有反馈。

例如,初一时,她就发现不少学生字体歪歪扭扭,不太清晰,虽然她屡次提醒学生练字,但这项工作止于提醒,没有深入追踪。于是到了初三,学生们经常因为卷面混乱、字迹不清晰扣掉几分,这几分或许就会影响他们的升学。

在一次次反思中,凌曦渐渐掌握了班主任工作的诀窍,工作也渐入佳境,带班带课游刃有余。凌曦认为,也许入职的前两年是痛苦的、迷茫的,但逆境才能让人成长。这份经验,是每个老师入职后的第一个心得,无可取代。

挑战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带来成长

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数学教师张玲对自己的第一次“献课活动”记忆深刻,那并不是一次成功的课堂,却在她的教学经历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刚入职的张玲对课堂有许许多多的想法,在一次“献课活动”中,她就大胆地将课程设计与数学游戏结合。本以为在这种碰撞下,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会生动有趣,观课老师们也会眼前一亮。没想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生们对参与游戏兴趣寥寥,课堂好几次差点脱离她的掌控,整堂课很不顺畅,还有些乏味。

游戏与课程结合的课堂怎么会枯燥?张玲心里画下一个大大的问号。听课的一名老师点出玄机:“你犯了一个错误,为了让学生说出你想要的答案,一直打断学生的回答。这种做法让学生根本没有办法体验游戏课程的乐趣,也让整堂课看起来非常枯燥。”

张玲醍醐灌顶,她回想起在她喜欢的数学课堂里,老师都是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

这之后,张玲屡次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和老师们一起修改教案,反复斟酌教学环节。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上主动、快乐地学习并参与游戏。数次磨课后,张玲与老师们提出目标: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教学情景,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背景,以及新鲜有趣的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此外,学生们的即兴发言也很重要,这些发言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总结游戏的通关秘笈,提炼出填数游戏的通关精髓,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以上所有都是老师们一起磨课的结晶。对教学感到迷茫的老师来说,磨课绝对是让人成长的好方法。”张玲感叹,虽然第一次“献课”并不成功,但它带来的成长比成功更有价值。

专家支招

引导教师成长也需“对症下药”

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教育环境、教学标准等渐渐发生变化,新教师群体特征也在慢慢改变。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蒋晓明总结了当下新教师的特点:“如今高校学生在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都掌握了必备的教育理论,也具备了丰富的非专业知识。尤其自从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后,老师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呈散点状的信息,还会生成自己的认识。他们的学习领域更广泛,也更支离破碎,系统化程度不够,他们自己的认识比较创新,但也比较武断。”

蒋晓明认为,这种变化对教育来说并不是坏事。老师们接触大量信息刚好便于他们和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沟通,“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如何去甄别、梳理信息,并让这些零散的信息系统化,引导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蒋晓明说。

新教师也接触了不少教育领域改革方面的信息,但同样存在不够系统的问题。蒋晓明说:“以前新教师只需要调整心态以及掌握课堂教学技能。如今,我们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让他们系统地了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国家政策、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以及面临的困难。从国家政策到课程体系,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去学习、研究,而不是仅仅知晓口号和概念。”

蒋晓明还发现,如今的教育环境也开始复杂化,家长文化水平提高后对孩子的教育品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在培训中,还需要教给老师们管理学生的方式,以及开展教学合作的技巧等等。

“当下新入职的教师大多数是研究生毕业,起点很高,导致他们很难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一些零散的技巧问题、学习问题。”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教育研究室老师何瑛对新教师群体特征也有所感触,“在培训中,我们会以身作则,让新教师感受到老教师怎么备课、上课,从而去主动提升自己。”

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为了能“对症下药”地引导教师成长,一直调整、创新着课程,并为新教师制定了为期3年的“新苗梯级培训”,从岗前培训到赛课,有层次、有目标地帮助老师成长。

虽然课程一直在创新,但核心却没有改变。“所有职初教师感知课堂都是从零开始,新教师必定缺乏磨课的经验,所以这始终是设置课程的主要任务。”何瑛说。

蒋晓明认为,引领教师成长最重要的还是向他们心中植入研究的意识,“过去的老师‘一桶水’就可以吃一辈子,大学学的知识、理论,就足以在讲台上站几十年。但如今社会环境变化很快,教育变革日趋深刻,老师必须有专业发展的意识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