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75期(总第309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托起羌乡藏寨明天的太阳 ——记理县杂谷脑小学教师肖华
《教育导报》2017年第75期(总第3092期) 导报二版
肖华,是一位行走在理县羌乡藏寨的年轻乡村教师。短短7年的教师生涯,他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和累累硕果。……从偏远的蒲溪小学到杂谷脑小学的7年间,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脚印和感人的事迹……

为了学生,再苦再累都值

一名升入理县薛城初级中学的学生在作文《我最尊敬的老师》里写道:“我来自理县蒲溪小学,我的小学4年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我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好哥哥、好家长、好老师。他陪伴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我永远想念着他。……”

作文中的这位老师叫肖华。

7年前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去松潘县文体局工作的机会,而选择到理县最偏远的蒲溪小学当一名特岗教师。出生在小金县偏远藏乡的肖华,知道越是偏远的农村越需要一批专业教师,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偏远山区落后的面貌;越是偏远的农村就更需要一批爱岗敬业、甘于寂寞的老师,带给孩子希望和梦想。

2010年9月,肖华背着行李艰难跋涉几个小时赶到蒲溪小学,那里是理县最偏远的高半山羌族聚居区,本地大人小孩都讲羌语。肖华从小在藏区长大,听不懂羌语,就认真跟孩子们学,走进村寨跟老人们学。山区的孩子学习散漫,逃学打架现象时有发生,他就尝试着跟孩子们交朋友,跟他们谈心,讲外面的世界,到每一个孩子的家庭去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几年间,他走访了每一个孩子的家庭,也跑遍了蒲溪五个村寨。蒲溪乡每一个村寨的人都认识和熟悉这位经常走村串户的年轻教师。

2014年6月25日,蒲溪乡发生特大泥石流。蒲溪小学地处溪沟边上,校舍和学生都处于危险的境地。理县教育局决定转移安置学校全部师生到二十公里外的木卡小学异地复课。全校近百名学生大转移,在异地的安全、食宿、复课等等都是大问题……

肖华作为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有关学校转移安置复课等大量的工作,他都认真、细致、周密地做好,从而保障了学生在异地按时复课。在异地复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没日没夜地操心着孩子的安全,操心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及饮食起居,没回过一趟家,整个人都消瘦了,晒黑了。他的妻子望着他黑瘦的脸庞,心疼得流下了眼泪。他却笑笑说:“只要孩子们能有学上,有书读,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因付出、奉献而快乐幸福

2015年,他因为突出的工作业绩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被调到理县杂谷脑小学。在新的单位,他继续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风。他担任学校支部委员以来,学校四年级一班周定桓同学爷爷患癌症,为给爷爷治病,家里已是债台高筑,经济十分困难。他知道之后,亲自到瓦斯村去家访,并决定每学期给这名学生资助100元生活费,平时还给他买书包、鞋子袜子等日用品。2016年,他了解到六年级二班的赵源熙学生家庭困难,家里父母兄妹6人,父亲身体不好,靠母亲微薄的收入养活4个孩子。他知道后,每学期给这个孩子捐助100元生活费,平常帮补一些生活日用品。肖老师不光是生活上关心他们,还时常跟他们谈心,了解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并及时给予指导。

他平常也爱溜网络,经常去“众筹吧”浏览,通过新浪微博“众筹吧”了解到石渠县扫盲藏文学校的孩子们条件艰苦,需要冬衣冬袜,他就自己出钱购了几十双袜子给他们邮寄过去。同时,还发动小学生把自己家的旧衣服鞋袜等捐给边远山区困难的孩子们。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肖华还是一名音乐教师。在蒲溪小学的5年间,他扎根在蒲溪羌寨,行走在云朵下的寨子中,认真收集、钻研原生态的羌民族文化。他是一个藏族人,却学会了羌族的口语;他创作出了羌族特色的歌曲《高原情》,正在全国推广传唱;他编排了原生态羌族旋律的广播体操,融合了羌族锅庄和原生态的羌族舞蹈,目前成为了孩子们课间最喜爱的阳光体育活动;他给孩子们讲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他的乡土教材优质课《羌历年》获得过阿坝州首届乡土教材示范课一等奖……

“一个优秀教师,要甘于平淡,但是不能甘于平庸,我们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肖华说。

(陈超梁夏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