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84期(总第310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大学生如何管好“钱袋子”?
■本报记者殷樱
《教育导报》2017年第84期(总第3101期) 导报二版
互联网时代,“一键支付”可以让心仪的东西触手可得,但由此带来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也会让人付出代价。近年来,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备受关注,一些不良网贷平台就抓住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引诱学生深陷高利贷而酿出悲剧,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2017年5月,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网络贷款机构一律暂停开展校园网贷业务,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大学生校园贷款服务质量和效率。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校园贷”禁令之下,四川银监局与四川省金融工作局联合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对校园网贷清理整顿力度,校园网贷乱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大学生“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的消费观念是否改变?一些合理的贷款需求怎么解决?大学生怎样管好自己的“钱袋子”?……诸多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调查:部分大学生“寅吃卯粮”深陷消费陷阱

全国各地高校均出现过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案例。今年2月,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6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39%的被调查学生反映身边有人使用过校园贷类借款。

“在成都,一个月生活费1500元都会过得很紧张。”西南财经大学大三学生杨雅晴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学校,社交聚会开销是必须的,这涉及到寝室聚会、社团聚会、班级聚会,还有私人朋友聚会。然后是日常的吃饭开销,学生更倾向于点外卖,这会比食堂贵很多。女生还要在网上买衣服、护肤品,男生会在游戏装备上“砸钱”。如果还要谈恋爱,一个月的开销会更大,“简直吃不消。”

互联网给大学生消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带来太多诱惑。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 P2 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

颜真真(化名)是成都一所高校的在读大学生,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个身边的案例,同学小丁(化名)因谈恋爱而接触到不良校园贷,后来被催着还钱,只好拆东墙补西墙,借一家还一家,债务越滚越大,家里帮着还也填不上这个“坑”。“一开始,他会天天打电话让我提醒他还款,后来遭遇暴力催款,小丁退学后就杳无音讯了。”

“非法校园贷引发的暴力催债、裸照威胁事件没想到发生在自己身边。”颜真真眼看身边的朋友因为高消费陷入校园贷的泥潭,她也只能感到惋惜。她感慨,很多同学因为存在攀比心理而进行超前消费和高消费。去年以来,她有好几个朋友都曾使用“校园贷”,后来不得不靠家人解决。

随着目前社会对不良校园贷的曝光,不少大学生也意识到其危害。但记者也发现,部分学生仍然在网购时爱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

一位使用过的大学生张怡(化名)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先支付,后还款的金融服务,性质有点类似信用卡,但透支的额度是根据你所在网购平台的信用度来定。

“我身边的同学几乎都在网购平台开通了这些服务,好处是在面对自己想买的东西时,不用等自己有钱就可以享用,有时还会有折扣。坏处是容易导致学生冲动消费,等下个月还钱时就追悔莫及。”张怡说,由于还款风险相对较小,这逐渐成为她和朋友网购的一种消费方式。

“用网上的分期付款依然存在风险,学生习惯将自己的还款能力理想化,这个月还了不代表下个月有能力支付,如果还款逾期一样会给学生带来麻烦。”西华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大清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观念更新,消费意识强烈,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消费观,也可能被诱惑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消费反噬。他建议,学生消费要有计划性,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消费模式。

对策:疏堵结合帮助大学生管好“钱袋子”

随着校园贷监管靴子落地,曾经野蛮生长的校园网络贷款,正在被联合“围剿”。为提高在校学生金融风险意识,四川省金融工作局、省教育厅、银监局等启动了持续一周的全省高校防范校园不良网贷宣传活动,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走进全省高校校园,由专业人士对校园网贷问题解答,以展板,发放宣传册、画报等方式让高校学生掌握防范校园不良网贷知识。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副局长程永革表示,今后将加强信息共享,形成监管的合力,加强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引导,为大学生提供合法合规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同时,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金融环境。

如果说,禁止任何网络贷款机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是“堵后门”,那么,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则是为满足学生金融消费需求而“开前门”。

四川银监局副局长赵霖表示,治理校园贷须疏堵结合,今后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校园,开发适合学生群体的小额、分散普惠金融产品,以正规代替不良,为学生“量身定制”,满足其正常合理的需求。

针对校园金融诈骗乱象丛生所暴露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赵霖提出解决措施:各银行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更多地满足社会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社会金融服务需求。“通过简化手续、发行学生信用卡等模式,下一步将引导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一系列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产品。”

校园网贷风险事件频发,也暴露出部分在校学生金融知识缺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除了疏堵结合,如何管理自己的“钱袋子”,大学生也需更多关注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提高规避风险、科学合理处置金融事务的能力。

根据身边的案例,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向思敏认为,造成校园网贷乱象的原因包括部分大学生消费观念畸形,虚荣、攀比、超前、过度消费,而其家庭经济条件又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最后选择校园贷来实现。另一方面,校园网贷以其虚假宣传和恶意欺骗行为,用较低的门槛诱骗部分大学生上当,这说明我们大学生的辨别意识太差,财商欠缺。

对此,高校等教育部门也提出,通过宣传使学生了解不良校园网贷危害,增强学生甄别抵制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崇尚节约,鼓励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对于家庭贫困、有迫切资金需求的大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毕业后再分期偿还。

四川省金融工作局联合四川省教育厅等部门印制的《校园贷风险防范》宣传手册提到,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学会制订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支出,拒绝超前消费;要谨慎使用个人身份信息,保管好身份证、学生证等个人隐私;要树立诚信意识,珍爱个人信用记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避免掉入网贷的陷阱;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赵霖呼吁,大学生不仅丰富自己的金融知识,还要带动家人、朋友、同学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投资意识,并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唤起社会各界对校园金融安全的普遍关注,创造安静祥和的校园学习环境。

延伸阅读: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就是在校学生通过针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金融机构和平台在网上申请获得信用贷款的方式。

◆校园贷的种类:

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

P2 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

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民间放贷机构和职业放贷人等

◆不良校园贷的常见套路:

打假借条:对借钱应急的学生,以自己需要还款保障为由,忽悠学生开出远超过借款金额的借条。

签假合同:通过零元购手机、兼职等借口,拿走学生身份证、签订莫须有的贷款或分期协议。

连环贷:围困还不起贷款的学生,逼迫其同学、朋友帮还贷款;没有能力帮忙,就逼迫同学贷款,形成连环贷。

校园代理发展下线:以创业组织为名,让学生分发校园贷传单、成为校园贷代理、发展下线,寻找目标并抽取分成。

美容贷:免费扫码美容咨询、整形没钱可以贷款、10分钟放款,直接汇至整形医院。

◆不良校园贷的危害:

扩散性强:放款快、无抵押,通过网络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办理是不良校园贷的典型特征;一些机构在学生中发展“中间人”,专门撮合其他学生贷款,并从中收取费用,甚至有“中间人”利用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大肆骗贷。

利率高:学生在消费需求面前,只看到了“快”、“无抵押”,而往往忽视了其消费率畸高的特点。除按照本金收取利息外,收费项目可谓是“琳琅满目“,什么手续费、服务费、交易费等,应有尽有。其综合费率往往是银行利率的30倍到50倍。

危害性大:不良校园贷逾期后的电话催收、网络公开个人信息,甚至暴力催收、公布裸照等行径,都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