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84期(总第310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观察到的” 不等于“看到的”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刘学平 丁洁
《教育导报》2017年第84期(总第3101期) 导报三版

观察,有“看”的意思,但就写作而言,观察到的等同于看到的吗?

以小学课文《夜莺之歌》为例,第一自然段中明明白白嵌着环境描写——“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用场景还原法,我们会发现这里的环境描写令人生疑。

按理说,战争后街道中存在的绝不止“瓦砾”和“树木”;战火没有殃及的角落,草还是青的、树叶还是绿的、白桦树还是挺拔的,就算瓦砾遭遇炮火洗劫,也不会“尽是黑色”,现实中的树也不会“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客观存在那么多景和物,可是,本文的作者茨维尔卡写作时偏偏只拣“瓦砾”和“树木”来写,而且选用了两个值得玩味的词语“尽是黑色”和“垂头丧气”,这是为何?

仔细思量,你会发现,正是这样的选择,才让本文开篇有不凡之气力透纸背。如果只说这处环境描写的作用仅是“渲染战争的气氛”,那就低估了作者的写作能力。它极为精妙之处在于,作者有意把文中的小男孩安排到这样一个毫无玩趣且极其危险的地方,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中,小男孩的沉着、勇敢、机灵、智慧才会被反衬出来。

换句话说,作者笔下所写的,就是作者在特殊视角刻意观察到的内容,并非完全是他在客观世界看到的。作家笔下的环境描写是这样,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都是这样,由此不难看出:观察到的不等于看到的。

观察只向目的开放,这个目的性像筛子,对进入文中的人、事、景、物的所有细节进行细致地筛选,留下的,就是作者刻意观察到的。而看到仅是人眼的一项简单的镜面反射。没有刻意的观察,看到什么是什么,那是“镜面反应”;看到什么写什么,是没有选择的、毫无生气的“镜面习作”。

“镜面习作”集中体现在教师逼着学生多写,让学生围绕某个单元写作话题把看到的尽可能描述一番。对此,学生有两种反应,一是难为无米之炊;二是临题受命“看”一番,把看到的点滴全数塞在文中。前者,学生尽显无助之态;后者,满纸杂芜。逼着学生进行这种没有观察参与的“镜面习作”,不仅破坏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严重破坏了习作的“学律”,反过来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破解“镜面习作”之道,还得从培养观察能力做起。可从三方面入手。

老师提供大量经典范文,推测出主导作者站位视角及观察的目的。如《小英雄雨来》中开头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这里,作者表面上带着欣赏的目光在写还乡河,实际是在为小雨来爱游泳、游泳本领高作铺垫,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为小雨来后来在敌人枪口下机智逃走埋下伏笔。有了这个目的,作者心中那个“观察的筛子”自然就筛选出写“芦花的美”的内容。

提供大量的主题句,让学生带着目的观察,围绕主题进行细节描写。如“上课铃响了,老师还没有来,教室乱极了。”“乒乓球桌前,两个同学的扣球技术那才叫一绝。”第一句观察和描写的目的和主题在于“乱”的代表人物及其动作、神态;第二句观察和描写的目的和主题是两个同学“球技绝”的系列动作。

还可以实地开展带有目的性的观察活动,如开展“美丽的校园”“紧张的复习”“拒绝垃圾食品”等活动,可以一边观察一边习作,也可以观察后习作,习作后再观察修改。

写作是主观情趣、智趣、谐趣、理趣的表达活动,它的目的性更明显。为此,与“镜面习作”说再见,必须要清楚地认识“观察到的不等于看到的”,重视有目的的观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