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87期(总第3104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党建为咱村小留住了人”
《教育导报》2017年第87期(总第3104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讯(记者鲁磊)“近3年,学校招聘的5名教师一个都没有走!”10月10日,记者在通江县胜利乡采访时,胜利小学校长邵天奇告诉记者,党建为村小留住了教师。

胜利乡距离县城一百余公里,高山紧锁,道路曲折,是通江县最边远的乡镇。邵天奇1991年到校任教,在他的记忆里,学校在过去就是个“练兵场”,教师来去匆匆。2000年以后更是出现了教师外流大潮,最多一年走了9个。

“近几年,市县陆续出台政策,从待遇上给了村小教师极大保障。”邵天奇说,对于胜利乡这样极端边远贫困的地区来说,教师仍然难留。

“既要物质留人,更要精神留人!”2008年以来,胜利小学牢牢扭住基层党建这个重点,凝聚人心。照邵天奇的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虽小,人心不能散,精神不能垮。”

记者在胜利小学了解到,学校大小事务都需党员讨论、民主评议;老师长期“驻校”,学校便把工会活动与党员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理论学习读书会办得有声有色;通江县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每逢节假日,学校便组织教师瞻仰革命遗迹,收集红色故事,编纂红色文化校本教材。

党员开会学习,普通教师干什么呢?“全部列席参加。”邵天奇说,学校把党建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将发展学科骨干与发展党员同步推进,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党员的荣誉感。

学校还实行了行政、教学责任分摊制度,教师不论年龄、资历,进校便领任务。陈丽萍是2014年到校的特岗教师,上课前一天被“任命”为教务助理,协助教务处组织教研活动,她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学科骨干,并在进校当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特岗期”满,陈丽萍选择留下,光荣加入党组织。

如今,胜利小学的13名教师中,有党员6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在老师们看来,党建工作不是抽象、虚化的,已经和学校教学管理融为一体。邵天奇感触颇深:抓基层党建的这几年,学校的精气神焕然一新,推诿扯皮的没有了,怨天尤人的没有了,“大家一心想的,是怎么把教学搞好。”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教师王振海今年5月退休,可心里舍不得学校党支部,每周末,他都步行十几里山路参加党组织生活会;2012年,学校下辖的李氏山村小由于教师退休无人“值守”,老教师刘登海主动要求去任教,山高路远,他一个月才能出来一次。

“党建为咱村小留住了人!”邵天奇说,在莽莽秦巴山深处,胜利小学党支部就像吸铁石一样把老师们凝聚起来,让学校发展有了无穷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