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91期(总第310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巧妙切入 深剖“文心”
■唐运东
《教育导报》2017年第91期(总第3108期) 导报三版

一堂课犹如一篇文,开课如开头。要想开好头,就得抓好切入,切入要从重点词、关键句、总说段入手,真正做到瞄得准,拿得稳,切得新,入得深。

一、拎关键词,要瞄得准

文眼这类关键词一般出现在文题、文首、文末等处,凭借语感,就会比较便捷找到藏于字里行间的关键词。

比如《藤野先生》一文,我们不妨提问:“一般而言,我们点赞老师会用到‘高尚’‘无私’等词语,鲁迅点赞藤野先生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学生较快从“篇末点题”行文规律出发,在文末部分找到“伟大”。接下来,再追问:“从哪些事件上体现出伟大?”梳理师生相处的多件事并归纳其伟大的人品。引导学生思考当时“我”的处境,怀揣学医救国理想,在前途迷茫之时,偶遇藤野,他给“我”慰藉和温暖。自始至终,围绕“伟大在哪里”“怎样体现伟大”“为什么伟大”严密的逻辑链和精准的问题链,牵一词而网全文。

二、抓关键词,要切得新

《雾凇》一文,学生最难理解雾凇形成过程。上课伊始,先让学生默写“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和“遇冷凝结”4个关键词,再让学生查这些词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复述雾凇的形成过程。

这些关键词的反复呈现,使雾凇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脑海不断清晰起来。切得新,变从读文切入为释词入手,既牵住关键词,又让学生耳目一新。

三、抓关键句,要拿得稳

统揽全文的关键句一般出现文章首尾,或反复出现。这一关键句往往起到开篇点题、画龙点睛、渲染感情等重要作用,抓住它,就等于抓住了解课文的牛鼻子。围绕这根牛鼻子,架设主问题,更利于围绕中心,让学生少走弯路。

《七子之歌澳门》一文,不妨切入问题:“澳门这个流落在外的孩子最渴望的是什么?”学生容易回答:“回归祖国怀抱。”“从诗歌哪句话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渴望?”“从反复咏叹的一句话: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教师紧紧抓住“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条主线,提问:“从哪些具体词语看得出澳门渴望回归?”学生很快围绕“永记真名”“魂系祖国”“梦寐不忘”思考。“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一唱三叹,扣准学生感情脉搏,循序渐进,爱国情在学生胸中一次次加强。

四、抓关键段,要入得深

关键段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其所处位置重要,所起作用重大。尤其是文末的独句段,它是文章主题和作者感情的集结,以它为敲门砖,打开课文即可收到“短平快”之效。

《珍珠鸟》一文,不妨这样切入:“纵观全文,作者最想告诉读者的一段话是哪一段?”学生会很快答出:“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进一步追问:“这种美好境界是不是一下子就被创造出来呢?”学生思考后答:“信赖往往要由不信赖到信赖,创造美好境界需要时间和爱心。”教师再补问:“根据课文,看看‘我’与鸟之间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在不同时段创造哪些境界。”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深问:“由‘我’与鸟相识、相处、相爱这段经历,得出的经验仅限于人与鸟之间吗?”学生回答:“鸟是自然的一员,这种经验适用于人与自然之间,还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甚至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等。”

文末独句段往往起到承前启后之效,“承前”总结全文,“启后”拓展延伸。“入得深”就是要“瞻前”深入文本,理解主题;“顾后”拓展文本,深化主题。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