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94期(总第311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课外探究促成长
■陶涛
《教育导报》2017年第94期(总第3111期) 导报三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非常关注学生的课堂实验效果,往往容易忽视实验之后的学生自主探究。课堂实验其实只能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课后的自主探究能力才是能让他们受益终身的东西。

五年级学生开展绿豆发芽实验研究。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绿豆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实验效果很好。可实验之后的器材如何处理,老师并没有明确规定。实验结束后,一部分学生会将绿豆苗带回家种在花坛里,让它们继续生长。也有的学生将绿豆苗丢弃,不再观察。这学期的种子发芽实验已过去两周了。在巡视校园的过程中,我在4班教室的窗台边发现了一株绿豆苗。绿豆苗生长在一个一次性纸杯里。纸杯的底部铺了几层纸巾,纸巾比较湿润,看来是有学生在坚持给它浇水。可是,由于营养不足,绿豆苗生长得并不好。泛黄的叶子,纤细的茎,以及随风晃动的植株似乎都在诉说着它的遭遇。它被放在窗台的角落里,仿佛一个被遗弃的宠物,蜷缩着身姿等待着被救援。

这一情景触动了我,我开始询问这是哪个组的绿豆苗。几位学生主动过来说是他们组的。当我问起他们为什么将绿豆苗放在那里时,他们告诉我,因为老师没有作具体要求,所以,不知道如何处理。想拿回家,可是家里又没有地方种,丢弃了,又觉得太可惜,于是,就一直搁置在那里了。

学生的讲述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科学教师,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实验结论之外,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后自主探究。如果教师总以为所有的学生都能自己处理好这件事,不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探究,那么,学生将失去一次更有意义的探究机会。说到底,不是孩子们放弃研究绿豆苗,而是教师没有引导孩子继续研究,所以,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于是,我告诉孩子们可以将绿豆苗带回去种下,还可以观察到绿豆开花、结果等过程。这让我想起自己上这一单元时的做法,实验结束之后,我带着学生将幼苗都种植在了校园里。我们一起观察了绿豆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很多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每一次实验都能让学生课后继续研究,那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课堂实验的那一个单一结论。在课后实验的广阔天地里,他们将收获更多。因为我始终相信:实验虽有结论,探究却是无止境的,只有学生将探究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才能在探究中真正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