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99期(总第311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如何重燃科学精神的火苗?
■本报记者殷樱
《教育导报》2017年第99期(总第3116期) 导报二版
日前,2017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成都举行,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领袖、高校校长、专家学者、顶尖智库专家、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和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教育联结世界,创新引领未来”的主题,共同探讨科学普及、青少年发明、中小学教育改革等时下热点话题。

“教育联结世界,创新引领未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如何与科技联结,引领学生用科技创造美好未来?本期,我们聚焦亚洲教育论坛科技文化与科普教育论坛中,与会嘉宾展开的一场关于科幻、科普与科技教育领域的跨界大讨论,以飨读者。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老师指导学生做物理实验(资料图片)

“中国人常说,我们的老祖宗有智慧,但今天却出现了‘越老越好骗’的局面。很多知识分子离开学校越久,知识越少,学习能力越弱,导致缺少逻辑思维、辨别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从事科学启蒙工作的张双南说,很显然,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日前,在成都召开的2017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慧眼” HXMT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在作主题发言时一语道破中国学生普遍缺乏思辨能力的根本原因,他提出的科学教育问题也引发与会者热议。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科学家,但至少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与会专家认为,如今,中国学生大部分只具备科学常识,拥有少部分科学知识,而没有科学思维。而这,正考量着我们的科学教育,究竟该如何教会学生用科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科学精神呼唤再启蒙

科学教育不能只教知识

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为什么人们反而变得缺乏辨别能力?上世纪80年代,张双南去英国留学,他发现一个问题:“我和同事、朋友们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们总会问这件事情里面的科学是什么?”他很疑惑,因为他受了多年教育,却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科学,“过去我们的教育教物理、化学、生物、天文,没有人教过什么是科学,所以,科学对于我们是陌生的。”

当下的中国教育正在与西方世界进行着频繁的交流和碰撞,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国学生分数突出却思维僵化,能掌握课本知识却不能独立思考,无法与别人很好地沟通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都反映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逻辑思辨能力欠缺的现状。张双南呼吁,要进行第四次科学启蒙,就需要正确的科学教育。既要教科学知识,也要教科学史、科学精神和科研方法,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具有逻辑思维辨别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这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极为重要的。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同意张双南的观点。他谈到,现在中国学生很大的问题是不会思考,不善于用科学的思维和逻辑去面对很多问题,也不理解质疑和怀疑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所以,如何能够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如果中国的大众普遍具备逻辑思维的辨别能力,我们就不会信谣、传谣,我们也可以识别伪科学。”张双南认为,这些能力应该在学校就开始培养,目前,他也在大学里开设了专门的课程——《科学方法与美学》,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起源、目的、精神、方法。

张双南也提到了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在一些新高考试点地区,出现了选考物理学科的学生大幅下降的情况,但他认为“我们的科学起源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科学教育里面很重要的是物理学教育,这是至关重要的。”

科普教育需要再传播

让大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除了对我国科学教育症结进行分析,张双南也指出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科学”现实:谣言的传播堪比光速,越辟谣却传播越广,慢慢衍变还出现阴谋论。在很多科学报道中,伪科学大行其道,连主流媒体、政府官员都会受骗,而大众最相信的是所谓的“民间科学家”(以下简称“民科”),学生是大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尤为重要。

张双南表示,从小我们的科学教育注重知识传递,很多学生知道牛顿定律,却不明白其来源、逻辑推理过程、与生活的具体联系。在科学思维训练上的缺乏科学教育的故事化,使得面对科学知识时,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很多学生不能作出判断的根本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也陷入了“民科”的圈套,不明白到底什么是科学。他说,真正的科学精神是“刨根问底”,应由6个字组成:质疑、独立、唯一。需要区分的是,质疑不是怀疑,“怀疑”是“民科”的出发点。大学生不应抱着怀疑的态度,而应寻找已有的规律不适用甚至失败的地方。不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工科的大学生,都需要通过主动学习一些通识课程,来摆脱“民科”的限制。

“科普教育是否成功,并不是用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来衡量的,而是看一个人在生活中是否采用科学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科普作家汪洁认为,科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普通人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在汪洁看来,科普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传播科学精神,而讲解科学知识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在今天的中国,科学精神依然只是旷野中的一个小火苗,一阵不大的风就能把它熄灭。守护这堆小火苗,把科学精神传承下去,传播开来,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科普人的职责和价值所在。”

针对近年报考物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的情况,汪洁也表露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谈到,妖魔化科学的人往往是那些把技术和科学混为一谈的人,让青少年理解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的区别极为重要,这关系到青少年是否愿意投入到基础科学的研究中去。

科幻教育应该再融入

弥补大脑的贫富差距

如果说,科普是科学的一部分,那科幻则是基于想象力的科普文体,因为优秀的科幻作品离不开科学知识与灵感的支持。随着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之后,今天的中国科幻形成了强大的粉丝群,特别是在中学和大学校园里,刮起了一股科幻文学创作的热潮,并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由于对《三体》的痴迷,在去年,成都市双林小学的学生就集体创作出长达17万字的科幻小说集《破茧》,并收到刘慈欣回信鼓励。能在校园里刮起一股“科幻狂潮”,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探索把科幻引入中小学课堂,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能改变传统教育造成想象力贫乏的状况,也是解决科学教育之困的新尝试。

“科幻文学适合跨学科教学。”《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表示,就他所知,北京的景山中学、人大附中等越来越多学校都开设了科幻小说的课程,这些课程老师特别有创意,把一堂文学课变成各学科综合起来的课程,讲一篇科幻小说的时候,会有地理、化学、物理的老师一同上课。

“科幻跟教育有天生的联系,因为科幻反映未来变化的东西,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创造性思维,带来想象力。”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部副主任韩松提到,在中国,缺少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习。但现在有所变化,他也看到不少科幻小说已经进了中国的中小学课堂,甚至把科幻小说作为期末考试题目,很有意义。

韩松也指出一个问题,中国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差距在拉大。在北京的小学,他给学生讲科幻故事,10岁的小孩就能利用虫洞理论来想象未来的学校。而在一些农村小学,他讲同样的科幻故事,越讲学生越沉默,因为他们很多并不知道科幻的概念。

韩松认为,当代教育的根本是要培养一个“全人格”的人才,它应该包括创新性思维和想象力,但这个鸿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城市孩子的世界观、宇宙观以及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可能跟农村孩子会很不一样,这会造成一种人格上的分裂。

对于张双南提到的第四次科学启蒙,韩松表示,十九大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和教育强国的命题,今后,怎么通过教育弥补大脑的贫困差距,怎么去启蒙一些正远远落后于我们时代的人群,这是非常沉重的问题,它是中国能否基本实现现代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