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99期(总第3116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食物的慰藉与哀愁
■夏学军
《教育导报》2017年第99期(总第3116期) 导报四版

我天生对食物的热爱没有华服强烈,对于吃什么从不介意,要求朴素,裹腹而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吃什么无所谓,再好的东西吃到肚子里也没人看见,不如买来衣服穿在身上。

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对大鱼大肉不感兴趣,认为花长时间做一顿吃食,是“不理智”的事情。有身边的朋友为发泄情绪暴饮暴食,我不以为然,发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何必折磨那个每天辛苦工作的胃?有朋友就我寡淡的食欲发表感言:日子粗糙,生活没有激情,缺少生命的活力。我当然不认同,我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

当我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不用住单位宿舍以后,我尝试着让自己爱上食物,也不枉费我那设备齐全的厨房。因为我观察过,但凡对吃有无限追求、讲究的人,都过得安稳、满足、活色生香。我给自己定了个提高厨艺的计划:每天必须做一个菜,每10天学一个新菜。网络帮了我大忙,有关美食的文字和视频,我看得津津有味,以前,对这些嗤之以鼻,把做一道菜的过程写得缠绵悱恻,至于吗?可我现在好像顿悟老祖宗说的话了:食色性也。两者都是生命的原始动力。

总得显摆一下自己的厨艺吧,发微博广而告之:今晚好菜伺候,欢迎报名品尝,只取前三,有捧场的吗?朋友做“扶墙”状来了,饭毕美滋滋地剔着牙,然后口吐莲花般提出“整改建议”,我居然“贱贱”地凝神聆听,牢记在心。朋友对我的表现很是满意,而我,也在充满烟火气的一顿晚餐里,觉得生活不错。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被我看得烂熟于心,因此,也对我影响颇深,食物不光是裹腹和满足口腹之欲,它还承载着文化发展、社会变迁、生活态度、情感表达的功能,我开始理解食物在特定空间里特定的意义,就如我理解父母对那个我誓死想逃离的落后山村的不舍。喜欢读《红楼梦》,以前只爱看里面的好诗妙词,如今也关注里面关于美食的文字段落。

开始喜欢写美食的作家,喜欢他们笔下活色生香的日子,喜欢他们用美食表达情感。某日深夜无眠,晒了一张美食图在微博,并配文字若干:忽然很想回到遥远的山村,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没想到在深更半夜引起众多朋友留言,大家纷纷回忆起记忆中的美味,其中有一条留言深深打动了我:还记得围着母亲呆在厨房的日子,看着她摊煎饼、炸年糕、汆丸子,趁着母亲不注意,拿上一块放嘴里的窃喜,这份喜悦已经久违,那份滋味却长长久久地印在心间。

妹妹远在深圳,一日,忽然打电话急切、欣喜地告诉我,她那里的超市有真空包装的东北酸菜卖了,她一下子买了5袋。晚上又打电话来,无比郁闷地述说:味道不对。我笑了,意料之中的事,妹妹的“滋味记忆”还停留在母亲的手艺里,一包真空包装的酸菜,怎么能轻易化解乡愁啊,必定要怅然若失。

儿时养成的习惯,深入骨髓难以改变,心心念念中,该远走的滋味不会回来,失去了就失去了,如同那些旧时光,过去了就过去了,能留下记忆,已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