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02期(总第3119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走,一起去“捕获”电台!
成都市12名小学生捧回多个无线电测全国大奖
■本报记者吴宇婷
《教育导报》2017年第102期(总第3119期) 导报二版
日前,12名来自成都市友谊小学的学生代表四川出征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主办的“2017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教育竞赛活动(阳光测向)”,在600名参赛者中层层角逐,捧回多个大奖。

“每次找到电台的时候,成就感‘爆棚’!”成都市友谊小学四年级学生唐栎森给记者介绍说,无线电测向运动是一项新型“捉迷藏”游戏,学生们需在精密仪器的帮助下,通过调频、测哑点及大小阴面等一系列“高大上”的技术,找出隐藏在周边的电台。

分辨真假电台,不靠运气靠能力

记者了解到,此次赛事属于阳光测向”,即在400米的标准场地上,分布10个真电台与10个假电台,每个真电台匹配不同的摩斯电码。赛前,学生需记忆各个电台的摩斯电码,再根据组委会发的线路图依次寻找1号至10号真台,找到真台时打卡,绿灯则正确,红灯则错误。速度最快为胜者。个人赛事中,时间限制为20分钟,团体赛为30分钟。

成都市友谊小学无线电社团负责老师贯玉平介绍,此次学生前去北京参加的比赛不同于以往他们的训练,“训练时电台是隐蔽的,学生通过设备、技术,搜寻电台(信号源)。这一次电台是看得到的。”

比赛当天,学生杨晨露执著于辨别面前的电台是不是一号真台,一直在赛场上跑来跑去,导致第一场比赛超时。“如果及时打卡就可以看出面前的台是不是真的了。但我不想因为打错而扣分,所以,找第一个台就浪费了很多时间。”杨晨露说,有了第一次的失败,她吸取教训,第二场比赛一开始,她一边观察其他人找到了哪些真台,一边寻找自己的真台,并利用打卡排除无法确认的电台。仅用7分钟,她就完成了比赛。

比赛结束,成都市友谊小学取得丰富战果,个人方面荣获5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以及7个三等奖;在团队方面,荣获1个冠军、1个亚军、2个季军。学校也因此被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授予“优秀基层组织单位”。

攻破“不明觉厉”的抽象理论

2016年3月,成都市友谊小学成立无线电测向社团。对这个“冷门”社团,学生们充满好奇。学生万馨茜对无线电测向的理解来源于父母看的谍战片,加入社团前她以为无线电就是发电报,还以为无线电设备应该有一辆卡车那么大。与万馨茜一样对无线电测向不了解的学生有很多,这也成为学校初期普及无线电测向的难题。

“无线电测向时,学生需在户外,例如,公园、操场等地寻找隐藏电台,每个电台发出不同的摩斯电码,学生记住每个电台的摩斯电码后,用无线电测向设备搜寻。先调试频段,然后,根据无线电波信号的强弱确定‘哑点线’的位置。之后通过大小阴面判断电台方向。”贯玉平感叹,哑点线、大小阴面等抽象理论成为前期教学的难题,学生学习的进度非常缓慢,理论课就上了4节。

为了攻破知识难点,贯玉平引导学生用设备在操场感受信号源由强到弱的变化,并利用小游戏增强学生对无线电测向的热爱。如今,学校社团已有60人,分为两梯队。第一梯队进行更为专业的技术训练,参加省市级、国家级赛事。第二梯队今年3月份成立,目前还在学习基础理论,培养基本技能。

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如今“卷土重来”

过去,无线电测向运动不是一项“冷门”的体育竞技项目,成都市航空、航海模型运动学校模型部副主任丁波告诉记者,无线电测向在上世纪80年代是素质教育里必须学习的课程,很多学校都有相关训练。但由于技术人才的流失,无线电测向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及耗时间的技术学习,这项运动就慢慢淡出了学校视野。“不过近年来,无线电测向运动又有升温的势头。”丁波感到庆幸。

唐栎森从这项运动中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我的听力特别好,辨别方向也很准。”他骄傲地说,每次比赛他都可以最快速度找到哑点线,迅速辨别方向,由于体力好,他找到电台的速度也是数一数二的。

万馨茜进行无线电测向训练后,找到了全神贯注的技巧,就是“静心”。“辨别电台时,必须专心致志,不能慌张,稍有误差都有可能导致判断出错。”她说。

友谊小学副校长邹武芳认为,虽然许多人对无线电测向不太了解,但它的教育意义值得被看重。“这项运动需要学生全神贯注倾听、冷静思考,并迅速作出独立判断,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锻炼。学生们为了争分夺秒赢得比赛要不断奔跑,也锻炼了他们的体能素质。此外,比赛场地有山坡、丛林,还非常考验学生们的场地适应力。”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