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02期(总第3119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再发“三条禁令”,严管违规竞赛和压证招生
■本报记者倪秀
《教育导报》2017年第102期(总第3119期) 导报一版

11月15日,成都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清理举办、承办、协办违规竞赛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三条禁令:禁止举办、承办、协办未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禁止组织义务段中小学生报名参加未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禁止组织或变相组织与义务段入学、转学、插班挂钩的竞赛活动。

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成都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

规范民办培训市场清理违规竞赛活动

11月11日,原定于2017年11月12日及19日的“联合杯”综合趣味活动(原联合杯综合测评)被叫停,这一消息在成都市家长的朋友圈里炸开了锅。

11月15日,三部门又联合发布“三条禁令”。成都市教育局紧锣密鼓地强势出击,让某些机构或许觉得措手不及。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5月16日,成都市教育局就规范招生入学工作发文,明确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教育学会和中小学校、教育文化类培训机构等,均不得举办、承办、协办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包括“奥数”“华赛”在内的所有非政府部门举办或未经政府部门认可的学科培训、竞赛或考级活动。

从2017年6月1日开始,成都市教育局、工商局、公安局在全市启动民办教育培训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同时征集15名志愿者作为市民观察员,整改民办教育培训市场突出问题。截至11月1日,全市累计查实1511所有照无证类培训机构、828所无照无证类培训机构,实地查勘2917所机构,下达329份整改(或处罚)通知、警告158所机构、罚款1.2万元、责令46所机构做出书面检讨、责令857所机构限期整改(其中198所机构停业整顿)。

杜绝学校委托培训机构,变相选择生源

成都市教育局普通教育一处处长周荣告诉记者,针对民办学校的招生面谈,在逐年加大督察力度。2016年11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发文并强调“六要八不准”,重点纠正8种违规行为,包括委托或变相委托社会机构或个人招录学生,同意或默许社会机构或个人组织生源等。要求对“违规办学的民办学校,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了解到,某些培训机构除了无证办学外,还对升学、培训效果做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这不仅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而且背后不排除培训机构与部分民办学校之间存在牵连。即民办学校虽然不能自行组织笔试招生,但可能委托培训机构“暗箱操作”。

“我们对培训机构有相应的规定和禁令,对民办学校也同样如此,我们将努力让两者隔离开来,以期杜绝民办学校委托培训机构违规招生。”成都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曾晶说。

学校招生要与各类证书“脱钩”

为什么对“华赛”“奥数”等各类竞赛,家长们趋之若鹜?

“孩子小升初想择校,其实学校私底下还是要看这些证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家长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和竞赛也很无奈,想给孩子选个好学校和班级,总觉得这些证书仍然是重要的“敲门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果教育行政部门能够严格规定,不以这些竞赛证书和考级证书作为招收学生的标准,家长当然希望孩子学习得更轻松。

《通知》指出,禁止组织或变相组织与义务段入学、转学、插班挂钩的竞赛活动。按照《义务教育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严禁违法违规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的公告》,严禁学校、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违法违规举行或组织义务段中小学生参加或变相参加与入学、转学、插班挂钩的竞赛活动,学校不得以任何媒体和机构组织的考(测)试、排(抢)位赛成绩、排名为依据或参考招收义务段学生。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学校招生时与各类证书实现‘脱钩’。”曾晶介绍,2017年10月25日,成都市政府批复同意建立成都市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系会议由成都市教育局牵头,包括教育、编制、发改、公安、工商、体育、环保、建设、规划、房管、卫生、食药监、政务中心等21个市级部门组成,进一步健全民办教育管理市级部门联动机制,指导区(市)县政府完善网格化监管和教育联合执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