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04期(总第312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数学题中的“文字游戏”
■吴永利
《教育导报》2017年第104期(总第3121期) 导报三版

教学中,常常遇到应用题中的一些文字和数字,有的是多余的,与解题无关,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障碍,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怎样读题、抓关键词,准确判断题中的数字哪些是多余的,哪些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

例一:“两个小组一共有13人,我们组有6人,我们已经走了10分钟,另一个组有几人?”学生在解答中不会读题,不能准确判断求什么?怎么做?列出的算式有:10-6=4(人)、13-10=3(人)、13-6=7(人)、13+6=19(人)、10+6=16(人)等。问题是“另一组有几人?”而数据“10分钟”是时间,是与问题无关的多余数据,应舍去不用。题中的“一共”是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另一个组有几人”是关键字,关系到“数据的取舍”和“运算方法的运用”。正确的算式应为13-6=7(人)。

例二:在有些习题中会遇到“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多得多”“差不多”等,解答这类问题通常至少有3个数据,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各个数据在问题中起什么作用?取谁?舍谁?谁比谁?以及文字“多一些”与“少一些”、“少得多”与“多得多”等各组词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比如,甲比乙“多得多”与乙比甲“少得多”意义相同,甲比乙“多一些”与乙比甲“少一些”意义相同,可相互转换。再如,甲玩具100元,乙玩具40元,丙玩具35元,问甲乙丙3种玩具价格谁比谁“贵得多”“便宜得多”,谁比谁“贵一些”“便宜一些”,谁和谁的价格“差不多”。学生思考、讨论、解答,说出自己的解答理由。这时,要让学生知道甲比丙“贵得多”和丙比甲“便宜得多”意思相同,乙比丙“贵一些”和丙比乙“便宜一些”意思相同,乙和丙的价格差不多。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例三:数学应用题常常遇到一些字词,学生若不能正确判断其含义,就不能读懂题,也就不能给出正确的解答方法。比如:增加、增加了、增加到、计划完成、实际完成等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些词语是他们正确审题和答题的一道坎,这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以及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关键字词。比如,问题一:如果将某数增加30,那么现在的数是原数的3倍,求原来的数是多少?问题二:如果将某数增加到30,那么现在的数是原数的3倍,求原来的数是多少?学生读题、思考、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找出两个问题中的相同之处都是“现在的数是原数的3倍”“求原来的数是多少?”不同之处是问题一是“增加30”,问题二则是“增加到30”。我们可以运用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增加30”,30里不包括原数,“增加到30”,30里包括原数。还要告诉学生把原数看作“1”,这里的“1”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个的、实际意义上的“1”,同时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原数看作“1”以及这样做的好处。既然问题一中的30不包括原数,原数看作“1”份,现在的数是原数的3倍,把现在的数看作“3”份,那么30就是“2”份,算式应该为“30÷2=15”。问题二中的30包括原数,把原数看作“1”份,现在的数看作“3”份,也就是将30平均分成3份,算式则为“30÷3=10”。接着,让学生对“增加”“增加了”“增加到”3个词语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数学题中的“文字游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充县槐树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