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06期(总第312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我与协会三十年
■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名誉会长 邓义初
《教育导报》2017年第106期(总第3123期) 导报三版

花开花落,潮起潮落。不经意间,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已走过了30个春秋。她陪伴我度过了30年的峥嵘岁月,已融入我的生命之中,和我情相连,心相依。组建协会时,我任成都十三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时年50余岁,转瞬却已是80多岁的耄耋之人。协会校长们的信任和与协会的深厚情谊,让我充满感激与激情,持续地为协会服务至今,我仍激情不断、无怨无悔。30年的经历,让我浮想联翩,那一幕幕场景,像一部宏大的纪录片,呈现在我的眼前。

协会已融入我的血脉

1993年退休的我,没有去颐养天年,居家过退休生活,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协会的工作。我的兴趣、爱好、精力就是为协会服务,为协会工作就是我的生命需要。近年来,年龄大了,身体常有不适,但只要协会有工作,精神就好了。我常常开玩笑说:“协会工作可以治病,为协会做事情就有动力,也忘掉了病痛。”协会工作成了我的精神力量。

1998年到2000年,协会只有我一人专职。当时没有网络,发通知都是纸质,发会议通知或文件要我自己草拟文件,然后请人打字。复印、盖章、折叠、装入信封、封口、送邮局,全程我一人完成。因为是手工作业,发一次通知需要两天,为赶时间送去邮局,性急的我两天中几乎没有休息,连家人喊我吃饭都是几经催促,我才去吃。

在实际工作中,我感觉到打字太有必要,发通知,文件如果会打字,既省时又省经费,还更加方便。于是,我下决心自学打字。当时,我已经70岁,从未学过拼音,也不会普通话。我开始自学拼音,人老了记忆差,我就买回拼音光碟自学,不懂的就问孙子,每每有客人来,我也向其请教。我结合《新华字典》一边学拼音一边练习,最终学会了打字。为了工作需要,我不怕年龄大,反应慢,自学网络技术,管理协会官网的后台,发送文件、通知等,我还学会了用微信、 QQ来传递文件和信息。现在,我对网络通讯设备已经运用自如。

要做好协会工作,必须了解会员学校,视会员学校为朋友。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就到学校看看,了解和熟悉会员情况,更好地为协会工作。30年来,我到过的会员学校占会员总数的97%,不少学校我到过10余次、20余次。30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各校的校长更替和成长变化,亲眼见证了一批批的年轻校长走向学校领导岗位,见证了他们一步步地成长、成熟,成为专家。因为我熟悉校长的更替变化,有人称我是”活字典”。

我愿为协会工作到底

会员对协会的支持和爱护感动着我。校长们视协会为“校长之家”,视协会为校长的“学校”(协会提高了校长的能力)。校长们坚持参加协会的各类会议,有的校长原本在外地开会,为了赶年会,可能晚上还在上海,赶到成都机场时已是深夜,到会议地已是凌晨四五点,而早上9点又要正式参加会议,真是难能可贵。理事、监事们更是尽职尽责,3年6次常规会议、理事会,他们没有一次缺席。校长们为了参加协会的会议,常常推掉其他会议,如果协会会议与其他会议冲突,他们肯定首选协会会议。

若干会员对协会的热爱、支持、关心使我感动。校长们的事迹激励了我,我与校长们结下的深厚情谊,使我更加热爱协会。校长们对我的鼓励,也使我感动。比如24次年会晚宴上,我来到一桌校长面前,有校长说,“邓义初是协会的灵魂”,有校长对协会的未来表示了关心和担忧,多次谈到“没有邓老,哪有协会的今天”……这些鼓励激励着我,协会需要我。为了减少麻烦,我就在会员大会上承诺,万一我在工作中出现意外,与协会或承办单位无关;为了减少会员学校的麻烦,我也承诺,我不介绍学校,不推荐学校用品、教学设备等,不要求学校安排学生读书等个人能从中谋利的事。

30年来,我为协会服务,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协会同仁、朋友对我肯定很多。为协会做事也使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我也非常感谢协会,不是协会工作需要,我不会用电脑,也不会打字,更不会跟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学习新东西。“做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是姚建生校长送我的话,我想,只要我的身体能适应,我愿意为协会工作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