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09期(总第312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怀揣求知欲 走进大自然
——“绿色创想”生态研学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吴宇婷
《教育导报》2017年第109期(总第3126期) 导报二版
农夫山泉的水源地在哪儿,溶洞长什么样,恐龙化石有多大?近日,由省教育厅、省文明办主办、四川教育报刊社、省教育基金会承办的四川省中小学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之“绿色创想”生态研学活动走进宜宾、自贡等地,带领在该活动中获奖的42名学生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收获沿途美景。

今年6月,四川省中小学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科学调查、知识竞赛和艺术创作等项目。3万名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一边感受神奇大自然,一边收获成长。

学生学习制作纯净水过滤器。(王琦摄)

“我有问题,大自然有答案”

乐山市五通桥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王邦睿刚拿到答题卡就浏览了一遍,卡上不仅标出这次研学旅行的地点,还提了一些问题。答题卡是此次研学旅行的“每日作业”,要求学生游览完后,回答问题,当晚交给老师批阅。

王邦睿最感兴趣的是农夫山泉工业示范基地,当不同的饮用水在酸碱测试中呈现不同颜色时,王邦睿目瞪口呆,他发现,原来不同水源地产出的水,对人体有不同的功效。

接着,王邦睿跟随大家一起参观农夫山泉瓶装饮用水的生产车间,作为乐山本地人,他多次经过这里,但都没有机会进来,这一次,他总算有机会好好“研究”一下饮料、矿泉水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了。很快,他找到答题卡上的答案,一边参观,一边“写作业”。

答题卡上提了关于溶洞和喀斯特地貌的问题,绵阳科学城第一中学学生罗涵兮前一天晚上就上网搜索相关知识,做好准备。参观天泉洞当天,罗涵兮还将天泉洞和自己参观过的龙马山溶洞作对比,“为什么龙马山溶洞的钟乳石更有特色?”她在心里画下问号,准备晚上回酒店后再查查资料。

团队合作中的“1+1>2”

让学生懂得团队合作、互帮互助,也是研学旅行的目的之一。在寻找农夫山泉水源地的途中,老师要求学生分组利用矿泉水瓶等工具自制一个过滤器,这是第一个小组合作任务。

广安市友谊中学实验学校学生曹又川和同学分头行动,她负责将矿泉水瓶带瓶盖的部分剪下来,在里面依次放进棉花、纱布、小颗粒活性炭以及用纱布包好的细沙,压实。其他同学则负责寻找各种石子放进瓶子里。最后,曹又川舀了一瓢河水倒进“过滤器”,在瓶口处接过滤后的水,她惊讶地发现,水中的杂质没有了,水变清澈了。

“如果不是每个人有分工,我们可能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曹又川拿着手中的自制过滤器,无比自豪。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和体能锻炼,活动中还穿插了素质拓展游戏,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形式立刻受到学生的热捧。眉山市东坡区苏南小学六年级学生李知宜最喜欢的是“传球运动”。同学们分组进行比赛,每人捧一根半圆形塑料管,依次接力,将乒乓球运到目的地,途中乒乓球不能掉到地上。

“小组合作的魅力是大家都是平等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收获胜利时,每个人都会特别快乐。”李知宜说。

收获别样的旅行意义

一趟旅行,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其意义不止于安排的活动、景色,还有每一名学生在其中收获的不同程度的成长。有的同学更独立了,有的同学交到了新朋友,有的同学不再害怕离开父母了。

宜宾市南溪区前进小学五年级学生樊智鹏就在途中发生了一个难以忘记的小插曲。在寻找农夫山泉水源地的路上,有不少踩着石头过河的路段。前几个“关卡”他都安全度过,没想到,最后一关,他一脚踩滑,摔进了河流中。冬天的山里气温只有几度,河水更是冰冷刺骨,他感觉这一跤摔得“透心凉”。

好在老师有处理突发情况的经验,迅速脱下樊智鹏的湿衣服,并将自己的衣服给他裹上。另一名老师还将衣服里的加绒卸下来,给他当裤子穿。樊智鹏觉得自己的穿着“好笑”又可爱,由于没法继续跟着大部队前进,他只好跟着老师回大巴车休息。回程途中也需要踩着石头过河,樊智鹏壮了壮胆子,提着“裤子”跨了过去。

坐在大巴车里,樊智鹏看着晾在车外的衣服发呆,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没有父母在身边,也不怕困难了。

内江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刘宇航平时热爱拍摄,这一次也带来了心爱的相机,想录下每一天的景色,回家后剪辑成微视频,作为对高中生活的纪念。他还在旅程中“充当”起工作人员,负责拍下活动中学生的特写。他从中摸索到新闻摄影构图的技巧,还交了不少热爱摄影的朋友,他认为,这是此次旅行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绿色创想”生态研学活动本期学员合影。(王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