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10期(总第312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好好说话
■丁莉
《教育导报》2017年第110期(总第3127期) 导报三版

“对不起,老师,今天我不该发脾气的,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小Q一脸认真,态度诚恳地向我道歉。

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嗨,没事儿,这不是什么大事,我没放在心上。”

“真的。”小Q满脸笑容,像夏天怒放的石榴花,一个90度鞠躬,“谢谢老师。”

“瞧,现在这样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小伙子更帅气了!”我对他的表现表示肯定后,故意把声音放慢,“只是,以后老师希望你不管遇到什么事,遇到什么人,在脾气上来之前,都能像现在这样——好好说话,可以吗?”

小Q扬起他那灿烂的笑脸,肯定地点了点头,我便让他回了教室。看到他三步两跳地走了,我却很久不能平静。……

5年前,小Q上一年级。开学没多久,课间,他与大C闹不愉快,两人打了小学生涯第一场架,个小的小Q自然敌不过大个子大C。两节课后,气还没消的他,拿铅笔使劲戳自己手臂,老师怎么都劝不住,只好把他的铅笔夺下,换成没有“杀伤力”的橡皮,让他发泄。自此,小Q与大C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三年级,大C仗着自己年级第一的个头,欺负小Q,小Q敌不过,也气不过,他不告诉同学、老师,自己瞅时机找大C“报仇”。不是趁大C不注意从背后偷袭,就是故意等大C从他身边经过,伸脚绊他。小Q这样的“复仇”自然引起大C的恼怒,紧接着,他俩又上演了一出“武林大战”,不出意料,三五招下来,小Q就败得一蹋糊涂,老师以百米冲刺之速现身,才能及时解危。每次争斗后,败阵的小Q又拿自己出气,这次他改用牙齿咬自己,弄得满手都是牙印。

五年级,一次作业没完成,我批评小Q两句,回座位补作业时,大C在旁幸灾乐祸。小Q闹脾气,不肯吃午饭,好说歹说劝他拿起碗筷,谁料,他挑起菜不往嘴里送,反往渣盘扔,专挑辣椒、花椒这些佐料吃,还故意嚼得津津有味,吃了两口后,他端起辣椒汤就喝,吓得我赶紧劝他别吃了。

今年六年级,开学第二周晨读,又是小Q、大C,两人趁晨读之机,拌起了口舌,既而到打闹,最后,小Q竟追着大C满教室跑。被值日生记名后,小Q脾气又犯了,他不争辩,二话不说,钻到桌下握紧拳头使劲捶地,谁都没法把他从桌下请出来。20分钟后,他自己出来了。好不容易安抚住他,我给Q妈打了电话,真担心小Q还会做些极端的事。

每次小Q闹脾气时,我都会请他妈妈到校,告诉她事情原委,并请她再次安抚小Q。这次与Q妈的交谈,她很愧疚地谈起孩子5岁那年的高烧,谈起小Q在家时类似的发脾气事件,到现在,她才意识到孩子的脾气不是无缘由的。

以往,小Q每次闹脾气都在妈妈心急气躁的吼叫后发生,不知怎么面对妈妈的脾气,小Q只好选择逃避,反锁房门,不敢出门。在妈妈不断敲门,直至撞门时,小Q怕受责罚,于是,在父母责罚到来前,他先进行自我惩罚。可大多时候,性急的Q妈撞开门后,并没注意到小Q的自我惩罚,粗暴武断的教育行为接着发生。每次挨打后,小Q都会沉默很久,有时,竟会3天不理Q妈。

从小 Q与妈妈的“脾气对决”,不难体会他与大C这几年的“武林争斗”。不善言词的小Q,遇事总压在心里,并习惯性地进行自我惩罚,但情绪无处发泄,郁结在心,所以,他会自己找时机,用自己的方式向大C出气。

其实,小Q的脾气不在他5岁时的那次高烧,而在于他们母子之间从一开始就没有“好好说话”。Q妈对小Q的急躁粗暴,直接导致小Q与他人交往时的简单直接。从来没有“好好说话”,又怎么能解决矛盾呢?好好说话,不只是成人之间的交往,成人与孩子交流,更要克制自己“长者”的身份,抛却高高在上的权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话。

和孩子好好说话,孩子才会和他人好好说话,这样,很多矛盾就不会发生。所以,当小Q来跟我道歉,说他不该乱发脾气时,我告诉他:“不管遇到什么事,遇到什么人,在脾气上来之前,都能像现在这样——好好说话。”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邑县子龙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