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18期(总第3135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探究
■通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赵园林
《教育导报》2017年第118期(总第3135期) 导报二版
为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由均衡发展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笔者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典型代表巴中市通江县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作出一些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做法及成效

通江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川陕革命老区振兴计划中心区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紧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机遇,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政策兜底保障教育公平,探索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奋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通江教育现状明显改善。

(一)健全机制,强化保障促均衡

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学校建设等重大问题。强化经费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察问责机制,并纳入对部门、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二)夯实基础,城乡统筹促均衡

全面优化校点布局,通过新建、迁建一批学校,合理调整和裁撤部分乡镇学校,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坚持“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原则,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城乡和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大幅缩小。全面配置设施设备,村小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初步实现教育信息化。

(三)狠抓关键,锻造师资促均衡

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教师编制全额下达到校,适当向边远学校倾斜。创新教师交流机制,借鉴省内外名校搭建校长教师交流平台,扎实开展县内教师城乡学校对口交流帮扶。创新教师培训机制,以校本研修为基础,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创新教师激励机制。

(四)补齐短板,保障公平促均衡

关注随迁子女,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保障体系。关怀留守儿童,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管机制。关爱残疾儿童,关心特困学生。

二、困难及问题

虽然通江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人民群众追求优质教育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例如大班额现象仍然存在,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所需经费缺口大,优质生源流失“低龄化”,教师“招不来、留不住”。

三、对策及建议

2016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将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通江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负重自强,以“教育富民”为宗旨,砥砺奋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农村校点布局

要重视二孩政策和返乡务工趋势发展变化因素,慎重撤并村小与乡村小规模学校,保留一些偏远教学点,打破自然村界限,结合新农村新居建设,整合资源新建学校。大力发展农村九年制一贯学校,建好乡镇寄宿制学校,对生源少、交通条件好、自愿到中心校就读的学生,统一标准发放交通补助。

(二)标准化建设

制定国家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高规格建设寄宿制校舍,统一生活设施要求,减少家长在乡镇租房陪读支出。建议改政府购买服务为国家财政投入办学模式,统一招聘宿舍管理人员、食堂人员、校医、保安等员工。

(三)管理体制

取消国贫县在项目建设、教师五险一金、教师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资助、学生公用经费的县级配套政策,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承担。按照国家标准,切实提高乡镇寄宿制学校和村小的公用经费。加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人事、财务决策权和自主权,减少行政部门干预。在山区学校建立学区管理机制。

(四)教师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培养永不走的乡村教师队伍。笔者建议:倾斜编制留人,定向培养留人,提高待遇留人,免费培训留人,荣誉奖励留人。

(五)教育教学方式

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加强学区教研政策,引领农村学校教育教研工作。积极推行网络教学,保证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制度与法律层面规定家庭教育义务,家校携手共同育人。教育教学研究要投向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