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7年第118期(总第313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特色学校建设需要辩证思维
■梁好
《教育导报》2017年第118期(总第3135期) 导报三版

时下,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领域较为热点的话题。特色学校建设能让学校管理者系统梳理学校办学思想,充分挖掘学校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学校文化核心,积极提炼学校精神内涵,避免千校一面的发展困境,实现学校个性发展,创新发展,突破发展。那么,如何实施特色学校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呢?

 

首先,特色学校需要遵从教育共性,贯彻教育方针。

教育是门科学,科学的规律是固有不变的,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教育法则。教育科学的规律,就是学校教育的共性之所在。特色学校建设,重在学校发展的个性,教育个性不是脱离教育共性之外的独树一帜,也不是另辟蹊径的全面创新,而是对教育共性的拓展、延伸、挖掘、深化,是教育共性的个性化表达与单向性深入。特色学校建设突出的个性化目标,不能违背党的教育方针,不能背离教育的宗旨,只能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形象化,这是特色化建设必须遵从的教育原则。

其次,特色学校需要遵从学校实际,突出全员参与。

每一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传承、历史积淀、师资队伍等办学各项要素不同,学校充满着无限的个性品质,因而,每一所学校都应当是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真正的意义,在于引导学校教育工作,全面审视学校,准确定位学校发展,找准学校的优势与发展的增长点,促进学校的自我变革。特色学校建设就是学校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因而,特色学校教育应当遵从学校实际,绝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坐等专家包装、外校移植、照搬照抄,而是基于学校个体基因的自然生长。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要突出全员参与,让全校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历史的梳理与学习中,参与到办学理念的总结与提炼中,参与到学校特色的实施与融入中。只有全员参与的特色学校才是具有群众基础的,才能让特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特色学校需要遵从表里如一,注重整体推进。

特色学校建设不能为了特色而特色,只重形式而忽视实质。就如常用的“打造”一词,所谓“打造”是附加之外的硬性包装,没有主体积极主动地融入,势必造成特色学校建设概念化、口号化、形式化、片面化。比如,有的学校着力打造“音乐特色学校”,结果只是将学校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集中起来,每天练习曲目,并经常性参加各级大赛,以赢得荣誉。这充其量只是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学生的一项特色活动,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音乐特色学校”。“音乐特色学校”的内涵是丰富的,受众是全体的,推动是立体的,不能仅仅盯着少数学生的特色项目,而应立足全员参与的全面发展,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这样才能做到特色的具体化、实际化、立体化、全面化,而非表里不一,以偏概全。

第四,特色学校需要遵从与时俱进,强化自我发展。

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文化积淀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学校办学环境的改变,校长的更替,师资队伍的优化,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对特色的定位也将重新思考与认识。因而,学校的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遵从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突破。要基于时代需求与学校发展阶段性特点,对学校办学理念、文化特色、发展定位等实施再挖掘、再总结、再凝练、再提升、再创造。当然,这种与时俱进是在继承中发展,螺旋中上升,而不是对前者的彻底否定。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