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5期(总第3142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文字是文明传承的基因
——记宜宾学院书法教师曾德宏
■本报记者 何文鑫 文/图
《教育导报》2018年第5期(总第3142期) 导报四版

虽然每天很忙,但曾德宏仍然坚持一日一课,进行书法练习。

 

“慢不是一笔一画慢,而是总体速度上的慢。”“你用这么好的纸来练字,有点浪费。”“你就临摹石鼓文吧,范文多。”

秋夜7点过,在宜宾市区临街旧宿舍楼的二楼,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曾德宏,拿着学员们的习作,一一指点。工作室内的柜子和顶部堆满字帖和练习作品,一筒筒废旧毛笔,洗漱池内的墨盘层层叠叠,浓烈的墨水味掺进空气,直入呼吸。

除了在宜宾学院的日常书法教学和一些市内外的书法交流活动外,临街的这间工作室成了曾德宏重要的笔墨空间。

每到周末,曾德宏完成自己每日一帖的功课后,便步行到这间工作室,指导大中小学生或有意学习书法的社会人员。去年5月,一群11人组成的女性学习团体进入工作室,年龄从40多岁跨度到近70岁。他给这个学习小组取名“水墨琴媛”。

“我们的文字一脉相承,中华文明也就没有中断,不像其他文明成为了历史。”曾德宏指着字帖和学员练习作品说,“比如这楷书,起于魏晋,成熟于唐,沿用至今。”

 

“能够坚持自己的志趣,挺充实”

孩童时代,家在农村的曾德宏跟着父母去赶场,街上有人写对联,他就守在摊前,不肯走,觉得太漂亮了。家贫,家中还有5个姐妹,他就在墙上、石头上、地上练习。

但曾德宏想不到,自己正式挥毫却是因为13岁那年家庭的变故。父亲的突然离世,加剧了家中的困难。写对联卖,成了他能想到的首策。

14岁左右,曾德宏提着墨水和毛笔上了街,把摊子支在两个老先生中间。看热闹的不少,他的生意也一度抢过两旁摊位的风头。

后来,考上宜宾师范学校,堂兄见他爱写字,便点拨他去拜名师。曾德宏跑去江北公园看石刻,对刘伯元的书法情有独钟,便冒昧地给他写信。

刘伯元那时候已经93岁了。经他的介绍,曾德宏逐渐与宜宾市内的书法名家建立联系,转益多师。这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宜宾市书画院的侯开嘉。侯开嘉不但指导他如何循序渐进,也鼓励他外出参加书法活动和比赛,见世界、明人情。侯开嘉到四川大学任教后,曾德宏仍不断联系,时常向其请教书法问题。

毕业后,曾德宏先后当过12年中学语文教师,7年职校教师。在宜宾市象鼻中学教书时,工资低,自己又刚结婚,家庭日常开支大。但书法不可一日停止练习。

降低成本的办法就是买旧报纸当练习纸。逢年过节,曾德宏就按照老办法,提着笔墨纸砚上场镇写对联卖。“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能够坚持自己的志趣,挺充实。”曾德宏指了指工作室内远处练习书法的妻子,幸好她那时候不嫌弃。

他在中学教语文的同时,也给学生开书法课,偶尔还去其他学校指导学生练习。2007年,新的选择出现,可以去宜宾市书画院,或者市教科所,但曾德宏更钟意教书,便到了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给全校学生开书法课。

 

“书法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

“曾老师,今年又没选上你的课。”课间,一些学生遗憾地表示,选课系统开通后,一小时之内,曾德宏的书法课名额就被抢光了,只好来旁听。

爆满带来教室的拥挤,没办法,曾德宏只好分出去一部分学生。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觉得学习还不够,便又追到曾德宏的工作室,巩固与提高。

经他指导的学生,不少考上了书法专业硕士,或在书法比赛中获奖。2007级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学生樊琪毕业后考上四川大学书法学硕士,如今已经博士毕业;2010级数学专业的杨阳在工作室勤加练习,最后也考上了川大。

但他立马打断了记者,“其实我不太愿意提这个,学生取得成就我自然很高兴,甚至觉得很光荣,但自己的荣光不能建立在学生成就上。”

曾德宏认为,现代文明学生必须学,但传统文化也不应该抛弃。“书法是美的象征,书法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他说,过去我们的教育对分数太偏重,对美育教育重视不够。

对于书法课在中小学的逐渐推行,曾德宏感到希望犹在。在他看来,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和标准。

“书法不仅仅是写字。”曾德宏说,比如现在到处都有题字,对比后就会见高下。有人可能随便写两句诗交差,有人则会充分考量后再写,使情与景与诗交融。

纸上一行字,除了看得见的笔墨,还有传统文化的积淀,需要文学功底。过去,诗书画印是一体的,分割便失去内涵。在教学中,他发现,这是学生的短板。“不知此,你再怎么练也只是会写字而已。”曾德宏反复告诫学生。

面对学校教育书法师资不足的难题,他建议可以充分吸收社会资源,比如当地书法协会的成员。

“书法教育要系统地推行,涉及部门间的协调,要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行。”如今,他仍坚持每日一帖,即便回来得晚了,哪怕是凌晨,也要补上日课。

名气大了,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学习书法。“像那位大姐,”曾德宏指着远处系着黄色围巾、头发花白的年长者,“已经69岁了,就是纯粹的热爱,这对于练习书法也是很重要的,让人动容,难以拒绝。”

 

名头是虚的,要不停攀登高峰”

去年7月,曾德宏专程去南京,为的是看一场展览,其中有齐白石的作品。

1936年,齐白石曾受四川军阀王缵绪之邀入蜀游历和绘画。关于这一段往事及齐白石对四川书画的影响,研究尚待深入。曾德宏去南京现场观看展览,就是为了进一步走近齐白石,深入大家的艺术世界。

这两年,曾德宏渐渐收缩自己的艺术范围,主攻草书和行书,将精力集中于书法研究,发表的3篇核心论文,其中有2篇是关于齐白石的(另一篇谈高校开设书法课)。

“(齐白石)那一代人还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对艺术领域的细分带来的分裂,对传统文化的体会、学习和表达比我们深。”曾德宏说。他在家中开辟专柜来存放齐白石和研究齐白石的书籍。

知不足而后学,曾德宏一开始就不止在一个领域和方向突进。刚开始练习书法,他就兼顾各体,并学习制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曾德宏主攻行草;2002年至2012年,转而写隶书;此后至今,拓展草书,2016年又跟着四川省书画院的老师何应辉学习行书。

采访前,在网上检索曾德宏的信息,1994年,他便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97年,他制作的印便参加全省的篆刻展览;作品入展中国首届书法“兰亭奖”大展,出版著作《怎样学书法》《曾德宏书法集》等。

“学习是终身的事,有了真正的热爱就不会成为负担。”聊起所获的荣誉,曾德宏终于笑了:“名头是虚的,要不停攀登高峰才行。”

有了突进和探索后,曾德宏选择在一个方向推进,集中于一二点上。篆刻和美术都停了多年——曾德宏曾准备报考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专业,但是因为工作原因放弃了,自己却并没有马上离开绘画——深入书法的堂奥,接近大师,研究大师,又不时走出来传道授惑引领青年。

“研究齐白石,他的创新精神对我触动最大。”谈起研究齐白石的缘由,曾德宏分享说,齐不拘泥于一家,他深入各派窥探与集腋成裘,临摹各种碑文,终成一家,开章大气。

在曾德宏的艺术观中,艺术家就是需要同中求异,既要让大众逐渐接受你,又要区别于其他艺术家,如此方才具有开创性。“我手中还有两篇研究齐白石的论文正在完善,其中一篇是研究他的诗歌。”曾德宏说,面对别人的讥讽和批评,齐白石不是退缩,而是对自己有清醒的判断,不断突破与精进。

批阅老年学习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