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6期(总第3143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以宪为纲,与法同行
——全省教育系统“宪法与我”征文比赛作品选登
《教育导报》2018年第6期(总第3143期) 导报四版
为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实施我省“七五”普法规划,营造全面依法治国良好社会氛围,2017年9月,省教育厅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宪法与我”征文比赛。

大赛开赛以来,全省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大赛共收到教师组、高校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共9500余件参赛作品。教育厅组织专家认真评审,每个组别都评选出了相应的一、二、三等奖。本报选取了5篇一等奖文章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宪法与我

■广元天立国际学校初中部 罗晶今

在我看来,宪法是贴近生活的,宪法与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宪法与我像父亲与我,给人一种高大严厉、不可侵犯的形象,它总喜欢给我列些条条约约,这些条约束缚着我,管教着我的天性与放肆,消灭我的恶习,让我无法随心所欲。我若是违反了那些条约,就要受到批评与教育,甚至是惩罚,但当我走在成长的路上,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甚至是善恶的边缘,当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那些条约就像是一盏明灯,告诉我正确的方向,像是一双无形的手,把我从悬崖拉回来,不至于跌入恶的深渊,摔得粉身碎骨。它教我做人的道理,无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还是君子所具有的难得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它教给我的心境,它的严厉与要求,全都是为我健康地成长,全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宪法与我像氧气与我,氧气无形无色无味,看不见、触不到,却并不影响它无时无刻充满着我们的生活。人生这一路上花开花落,圆缺无常,被狂风蒙蔽了双眼,抑或是被纸醉金迷的大千世界吸引了目光,我们逆着风奔跑,本就精疲力竭,便很难挪得开目光,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去感知这无形的美,感知这无形的重量。我们很容易忽略氧气,忽略我们生存的基础。但如果我们的生活离开了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这无形的,你或许从未注意过的,成了你所有的基础,好在它与你形影不离,更恰当地说你本身就在它的怀抱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不能离开它,好在它也不会轻易离开你。

宪法与我,像雨伞与我,当清晨的阳光涌进屋内,洒到我们的床头背角,拨开上空的云,仍是碧水青山满眼翠时,伞对你是无用的;当正午的汗水照着每个人认真工作的身影时,此起彼伏的吵闹声卷着漫无边际的人海时,光逸如动风,伞对你还是无用的。可当人生充满了坎特,总会有那么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狂风暴雨肆意地拍打着窗户,打得路边的花草直不起腰,大雨滂沱,双脚麻木地走在街上,这时这把伞就有了莫大的帮助,它替你遮风挡雨,保护着你,让你不受外来的危害。你若能运用好它,当危险来临时,站在风中的便不是你一人,在你快乐、幸福、安全时,它便静悄悄的,不会打扰你.可当危险艰难降临在你的身上时,它却成了你最大的保护,它不能给你增光添彩,却能保障着你安全,正常的生活、生存。默默无言地保护着你,让脆弱的你往前走。

宪法与我什么都像,却又什么都不像,我只知,无论它是遥不可及,还是近在眼前,又是否贴近生活,你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它。

 

法治国家 我的责任

■眉山市青神县青神中学高2019届1班石惠芬

当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我们看到了,看到了那个旧社会里,封建腐朽的中国,看到了那个千疮百孔、令人心酸的中国。但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用语言的力量来传达我的情感,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和平法治的国家,归功于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从小,家里的老人就教我们:无规矩不成方圆。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宪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甘露,如阳光;对于我们而言,如铠甲,如标杆。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因为宪法给了我受教育的权利,给了我了解民主法律的机会,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可以说,《宪法》是我们如今一切成就的根本。

爱国、守法,不止是说说而已。

我们作为一位炎黄子孙,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祖国的和谐,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生活中,时常会有同学说,宪法离我们很远。但是,你是否知道,我们时时刻刻受着宪法的保护?我们每天上学、接受教育,是遵守《宪法》,我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遵守《宪法》,我们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遵守《宪法》,可见,《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陪伴我们成长。刘媛媛发表过一篇演讲,叫《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她说总有一天银行行长会是“90后”,企业家会是“90后”,甚至国家主席都会是“90后”。其实同样,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长大成人,也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角,那么我想问大家,如果在那一天,我们又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什么呢?我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那种站在风口浪尖上把握国家命运的人物,你我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升斗小民,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我相信有一件事情我们都可以做到,那就是遵守《宪法》,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用我们的法律知识,为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让我们用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仅自己遵纪守法,同时把法制意识宣传给周围的人,真正做到宪法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宪法更在我们的心中。

宪法很薄,也很重。它的沉重,是我们13亿炎黄子孙的信念与希望,更是照亮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照亮这个崭新时代的曙光!所以,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宪法,遵守宪法,以宪为纲,知法守法,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中学生!

近在咫尺的宪法,伸手可及的幸福

■广安市友谊中学高2016级7班 杨智麟

我经常看到中东战乱地区的报道,看到啼哭的儿童、满目的废墟,我都会在备感幸运之余,思考为什么中国大地上无数的孩子都能接受到教育。就连那荒远的小村庄,也有不畏艰苦、坚守校园的乡村教师,都会有满腔热血、播撒梦想的支教老师,他们帮助生活在困难中的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走出困境。可能许多人除了感激他们之外不会想到,这其实也是宪法赋予受教育者的权利。国家有义务举办各种学校,普及义务教育。而我们每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每天能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参与着每一节生动活泼的课堂,收获着公平竞争中的成长,这一切,都是宪法赋予我们的。正是在宪法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事业才如此繁荣昌盛,培育出无数优秀的人才,不断为社会、国家注入新鲜血液。

记得有一次在新闻中看到,国家授予多位杰出科学家科学技术创新进步奖,一位位科学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站在华丽的领奖台上,接受荣耀的赠予。相信,国家对他们科技工作的认可,会成为他们投身研究的一大动力。在羡慕他们获此殊荣的同时,也更加明晰了我成为物理学家的梦想。而能让我的梦想腾空的最大助力来自于哪里?来自宪法。宪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它旗帜鲜明地支持科学家进行创造发明,激励无数人投身于科学文化事业。正是有着无数潜心钻研、励精图治的科学家,我们的国家才能飞速发展、繁荣发达。

每天我上学放学,走在整洁的街道上,看着道路上川流不息却又井井有条的车辆,走过十字路口的志愿者和文明劝导员身旁。在政府部门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和谐安详。在这样的环境里,违法犯罪活动都无处遁形,每个人心中都能感受到安全感,洋溢着自豪感。而带来这一切的正是宪法,宪法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物品,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正是在宪法的领导下,各项法律法规得以实施,每一位公民也被要求要遵守各项制度。宪法这一最高的权威,引领国家逐步走向法治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每位公民都受益其间。

宪法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其实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科学发展,我们的社会和谐与进步……无处不能找到宪法的影子。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能发现,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

宪法,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四川师范大学 杨易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保障书。无论是对一个公民,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来说,宪法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宪法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心中,那么,又如何去诠释“宪法与我”呢?

细嗅蔷薇,悟宪法之精神。

也许有人会问:何为宪法精神?在这里,我来告诉你们: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精神。从宪法颁布以来,不得不说宪法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使我国公民的权利义务得到了保障。二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宪法既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又维护和发展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三是改革开放的精神,宪法规定了我国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不断发展成一个经济强国。四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实事求是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从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宪法精神不仅围绕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更深埋在我们每个人心里。

细嗅蔷薇,护宪法之尊严。

宪法的尊严源于为民所用,也就是为我所用。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宪法颁布30年活动中所说:“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从2012年到2017年这5年来,我深刻地理解了宪法是为民所用的:无论是“钉子户”事件不断涌现,还是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持续发酵……宪法都维护着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侵害。

细嗅蔷薇,强宪法之实施。

要加强宪法的实施,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中国。不得不说,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总纲领,法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法科生,我更应该懂得要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努力推动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题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山川巍峨 宪法永恒

■四川省泸定中学 倪敏

山川无言,巍峨屹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山养育的孩子,无论离开大山多久、多远,这里的山川都永远凝视你的行动,不曾改变,仿佛宪法之于国家,之于人民。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确立了国家基本制度,维护着人民根本利益。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民主制度的法制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所以,学习宪法的过程就是认识宪法重要性,结合自身工作生活,走近宪法,了解根本活动准则的过程。

作为山区高中的教师,我们在学习宪法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关注宪法对教育、对青年、对社会公平的保障措施,另一方面要着重感悟宪法精神。通过对宪法所蕴含的勇敢、坚韧、自由、勤奋的民族精神的传扬,教育感化师生共同努力,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保持“大山人”的优良品质,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师生携手走好高中三年,取得高考胜利,让大山成为人才培养的沃土,不再是限制孩子目光的障碍。

宪法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中国宪法的重要特色,是在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明确列举规定了诸多公民的基本权利,这表明,我国宪法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在这一规范中,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并列。公民既有在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等各个阶段接受教育的权利,也有在受教育权利被侵犯时进行救济的权利。在另一个层面,国家由公民组成,公民基本素质的提升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公民有义务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为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如果说义务教育的普及,是为了保证公民的基本素质,让公民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明礼知耻,那么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就是鼓励和帮助莘莘学子树立理想、追求理想、实现理想。作为一名教师,身在山区高中,我深感自己使命神圣光荣,我会端正品格,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所拥有的受教育权利得到良好实现。

宪法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宪法对国家权力加以制约,对公民权利加以保障,通过平衡“权力”与“权利”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对于山区学子而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更多的含义,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山区学生实现理想的基本条件。相对而言,山区学子资源较为匮乏,在普遍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山区学生更为勤奋刻苦,这份努力转化为胜利果实的过程,需要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宪法鼓舞师生勇敢奋进。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比托举孩子走出大山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做人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通过教育让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之前先成人,才是“青年兴”“青年强”的前提。宪法与世界诸多国家的宪法序言一样,中国宪法序言是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历史的回顾,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宣扬,是激励全国人民自强自立,砥砺前行的号召书。中国宪法对全国各族儿女发出了真诚呼唤,希望大家珍惜得来不易的奋斗果实,继续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新中国成立的艰难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迎难而上,诚实勇敢,善良奉献的精神贯穿始终,体现了无可比拟的民族韧性,这正是山区学生所拥有的优势和必须保持的品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吃苦耐劳,并且以身作则,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作为老师的意志品质也要愈发坚强,坚守岗位,安于清贫,乐于奉献。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必将继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借助12月4日“宪法日”的设立加强宪法学习,推动落实宪法监督制度,让宪法的法律效力落到实处,让宪法更好地提供社会制度保障,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宪法神圣而不可侵犯,山川巍峨而决不动摇。大山的子孙受到山川的哺育,同样受到宪法的庇护。我们相信,在新时代,宪法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越来越多大山里的青年学子,也将在中国发展的新征程上,走出大山,不负韶华,圆梦新时代!